提升高中生语文阅读素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刘方华
[导读] 由于受到高中语文传统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的影响,如何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语文阅读素养仍然存在一些阻碍,如何在语文课教学中清除这些阻碍,真正帮助学生提升语文阅读素养,是高中语文老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湖北省潜江市文昌高中 刘方华  433100

摘要:由于受到高中语文传统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的影响,如何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语文阅读素养仍然存在一些阻碍,如何在语文课教学中清除这些阻碍,真正帮助学生提升语文阅读素养,是高中语文老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要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以促进学生有效提升阅读素养。基于此,本文对提升高中生语文阅读素养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素养;教学策略
        引言: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的生活感悟和培养的能力,包含理解能力、感悟能力、思考习惯、文化内涵和审美习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大意义。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一)学生阅读主动性不高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在升学等现实问题的压力下,部分学校及老师开展的语文教学课堂,内容都以考试为目标来准备,忽略了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虽然按照教务教学安排开展了对语文教学中阅读相关的课堂或项目,但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文章内容本身,而忽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阅读的意义,阅读主动性不强,课堂学习效率不高,阅读能力得不到提升。
        (二)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阅读能力是不需要培养的,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并未真正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中缺乏学习兴趣,语文能力薄弱。同时,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繁重学业和巨大的升学压力,成绩成为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依据,相较其他学科而言,语文成绩的提升速度慢,学习难度较低,导致学生将重点放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上,忽视了高中语文教学。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大量的文章阅读和长期的思维培养,在成绩的提升上短期内成效不明显,日常的学业繁重,导致学生在语文阅读上缺乏锻炼,语文学习时间短,不利于语文知识的长期积累,不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提升高中生语文阅读素养的策略
        (一)、把智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很多语文老师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但是对于学生的道德与情感的培养却不加重视。在这样的错误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灌输了非常多的阅读技巧,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驾驭这些阅读技巧的方法,导致学生比较反感,或者认为他们的能力得不到老师的阅读要求,对阅读产生了恐惧心理。


这都是重视智育教育,而忽视学生德育与情感教育而产生的后果,从而降低了阅读课的教学效率。因此,在阅读课的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智育教育,还要把智育教育与德育教育及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例如,在教授巴金先生所写的《小狗包弟》时,可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文章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创作特色及文章想表达出的主题及思想。学生对文章详细阅读后,对文章的主题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文章的主题、作者想表达出的思想内涵及文章的写法等进行合作探究,进而让学生深入地掌握文章的具体内容,掌握文章表达出的思想情感,进而让学生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及文章的构思技巧,并养成敢说真话,敢于自我批评的优良品质。经过智育教育与德育、情感教育,学生在知识学习与德育素养方面都获得进步,进而促进高中生的阅读素养得到快速提升。
        (二)丰富教学方式,提升学习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丰富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语文素养和感悟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采用构建阅读情境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领会文章思想,有利于学生领会到语文阅读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诗歌的教学中,很多内容可以采用阅读情境构建的方式来展开,让学生想象不同作品所营造的特定场景,感受到语文文字的表现力和魅力,从而形成更深刻的理解。而在戏剧和小说(例如《雷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等课文的教学当中,教师则可以让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和跨媒介阅读,一方面更全面地了解整部作品的架构,在阅读中获取文章核心内容,便于对所选部分有更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可通过对不同形式的同一作品进行的比较,在比较中提高阅读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减少学生阅读的限制因素,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重视阅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
        学校和老师要重视阅读能力在教学以及学生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掘阅读对人才的培养作用,把阅读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不要死抠文章文字,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在学习一篇文章之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提几个问题,让学生积极有兴趣地阅读文章、探索文章,慢慢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老师可以经常带领学生开展与阅读主题相关的活动,让同学之间交流阅读体验,相互学习,在班里营造一个阅读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结束语
        总之,语文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素质教育资源,而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学生自身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竞政.加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摭探[J].成才之路,2019(35):52-53.
[2]朱江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求知导刊,2019(49):20-21.
[3]单海.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天地,2019(34):7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