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研究 薛国莲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薛国莲
[导读] 经典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学好经典国学,从中汲取精华,在思想上树立民族意识,把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第二小学 薛国莲 811600

摘要:经典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学好经典国学,从中汲取精华,在思想上树立民族意识,把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学习国学经典,可以学习精美的语言,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此,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国学教育;教学渗透
        引言:小学生正处于启蒙阶段,此时语文教师注重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使之储备更加多元的文学、文化知识,还能促使他们在学习、品味经典的过程中汲取精神力量,不断完善个人的价值观念,继而促使他们内外兼修,更好地将我国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国学教育,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已成为首要的教学目的。通过有效地渗透国学教育,能够不断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一定的积极变化,从而不断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及审美情趣。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要让学生具有较强的爱国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在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情感素养。除此以外,国学教育主要还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目前国学教育的内涵主要可分为两部分。第一层面是慈爱之心,悲悯之情。该点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的爱及责任等诸多方面,是国学教育的基础部分,总的来说就是国家的层面。家是一个国,国是一个家,国学正是记载古人成长的起点,更是伴随古人一生成长的重要文化,所以说国学体现的更是人性.第二个层面是关注国家及社会的发展状况,也就是爱国主义,其中包含对国家、民族、人民血肉相连的深情。国学教育有效体现为发自内心地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责任感等诸多高阶情感的层面上。国学教育的内涵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精神资源,其传承的文化及情感意义非常重大。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国学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激发小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激发小学生对国学的兴趣主要是通过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对国学知识的认知,例如教师利用课堂的一小部分时间开展古诗词接龙课堂活动,也可以鼓励小学生自己措辞组诗,还可以在整个学校内开展《国学》和《四大名著》知识竞赛。


实际上激发小学生对国学兴趣的方式较为多样,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还应掌握学生的兴趣方向,这样才能够做到针对性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对于学好国学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这一环节还可以通过增强交互、归还学生自主性等方式逐步提高学生对国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此外学校方面可在每年的寒暑假选择国学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到省区参加古诗词大会,为学生提供表现的平台和机会,促进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中不断地提升自我。
        (二)重视拓展,增强学生理解国学经典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老师也要重视拓展指导,辅助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学习国学经典作品,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切实提升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讲授《孔子游春》一课时,就可以联系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拓展补充,有意识地将文中孔子与徒弟的对话换成《论语》中的语句展示出来,如:“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然后引导学生将文中的语句和该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品读和感悟,概括其中蕴含的道理,借此深入理解文章主旨,促使学生在拓展学习中挖掘教材中的国学经典元素并把握其内涵,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提高国学教学形式的丰富性
        在应试教育的主导下,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忙于题海战术,没有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国学学习上来,忽略了国学教育。在日常教学当中应当把国学教育放在主要位置,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利用国学的精髓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教学方法上不能光靠朗诵,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加强国学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让他们积极健康地学习生活。国学经典的学习,根据学校计划可以安排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工作。结合传统节日,可以开展经典国学朗诵活动,也可以进行征文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国学内容。比如端午节的时候,让学生开展古典诗词朗诵活动;中秋节的时候,可以进行征文活动,让学生了解有关中秋节的知识,通过查阅古籍进行古典文学知识的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由于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迅速的黄金时期,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都非常强,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在这个时段的发展特点,对学生开展国学教育。
参考文献
[1]丛龙梅.国学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探讨[J].华夏教师,2018(35):26-27.
[2]关艳梨.国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J].汉字文化,2018(S1):97+117.
[3]李俊.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国学经典教育[J].试题与研究,2018(31):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