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 董诗桃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董诗桃
[导读] 阅读教学是除开作文教学之外在语文教学中担任的一个重要环节。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马站乡凤仪完小 董诗桃 679100

摘要:阅读教学是除开作文教学之外在语文教学中担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小学高阶段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时,老师要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知道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并且主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为日后的写作以及语言表达打下不可磨灭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段;阅读教学;实效性;策略
        引言: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高年与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单一死板,学生在机械化的教学步骤中,产生了“阅读就是语文学习中的负担”等诸如此类的负面认知,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若想提高小学语文高年段阅读教学实效性,教师应首先转变教学模式,使阅读教学课堂多元化、丰富化,在科学的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一、立足学生,制定科学教学目标
        针对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就必须立足学生实际,过高、过低都不行,过高的话,会打击学生积极性;过低的话,会影响学生兴趣。具体来说的话,针对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广大教师应做到以下这样:其一是对学生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如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能力的提高、积极情感的调动,正确三观观念的树立等等;其二是立足学生,默契配合学生,增强学生阅读的主动参与度。总而言之,就是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中,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那么,就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而言,就应把更多关注点、侧重点放于学生能力和情感的培养上,使学生基于原有基础上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发展,以此真正做到立足学生,确保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高效性。
        二、加强课堂引导探究,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近年来,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随之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注重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动、踊跃参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忽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反而是要有效借助师生友好互动,师生和谐关系建立,有效加强对学生引导,切实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悟文章主旨、思想感情,从而真正实现学生阅读体验的丰富、强化。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广大教师一定要紧密结合阅读内容作出问题的提出,以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探讨活动。如:以《父爱之舟》的阅读教学为例,广大教师可以先以以下这些问题作为引导,即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分别写了什么?这样写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整篇文章是按照什么叙述顺序来写的等等?让学生展开探讨,进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紧接着要求学生再次读课文,并以多样化的形式如小组形式等对文章细节展开深入分析、探究,如作者在梦中回忆了哪些场景?作者为什么要以梦境的形式回忆往事?课文中的哪个场景最感人呢?为什么?同学们能说一说如何才能使场景描写更感人吗?文中多次出现的事物是?文章的题目是《父爱之舟》,这里的“舟”仅仅指姑爹的小渔船吗?为什么?有效借助老师加强对学生引导,并要求学生大胆发言,大胆发表自身见解。如此,学生们才能正确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深入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并增强自身的阅读体验,深化自己知恩、感恩的阅读情感。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高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更有利于对高阶段学生实行阅读的培养。因为如果学生没有识字基础的话,那他很难去进行正常的阅读训练。所以对于具备一定阅读基础的小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应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着手。兴趣能够指引学生主动去阅读、去探究思考并深入领会人物的思想情感,从而促使课堂的效率得到提高。学生在兴趣指引下的阅读,能让他们体验学习快乐的同时,又能收获更多知识,符合科学教育发展观。例如,在学习“小桥流水人家”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一些与提到的景物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并以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渲染的这种悲伤情境中,深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教师可以将诗词里的意象词汇,例如“小桥、流水、古道、瘦马”等,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索意象使用的意义以及采用意象能对古诗情感的刻画有什么好处,让学生在互相的交流探讨中,促进学习兴趣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学习效率。
        四、注意阅读练习选择的科学性
        在阅读练习题型的选择方面,教师应当将“引发学生阅读兴趣”为教学目标,用科学的联系方法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曼妙之处。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在后期学习与成长中,根据自身需求与兴趣来选择阅读书目.比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讲解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行阅读,引导学生分享出阅读后的个人感悟,并对学生抛出教学问题:为什么没有人帮助孤苦伶仃的小女孩呢?为什么不向女孩伸出援手,买她的火柴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讲解过程中,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真正实现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注重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不断进行阅读教学方法、方式的改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吴文杰.对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J].才智,2020(18):20.
[2]王晓英.对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87-189.
[3]陈晓娟.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4):243-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