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中长跑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张超
[导读] 中长跑在初中体育中长跑训练中占较大的比例,因而成为初中体育重要组成部分。

湖南省邵阳市第四中学  张超  422000

摘要:中长跑在初中体育中长跑训练中占较大的比例,因而成为初中体育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学生因不规范的技术动作而导致在跑步中过于艰难,十分容易出现疲惫情况。再加上这项运动的持久性特点对运动者呼吸方式有着较高的要求,部分学生在跑步中采取的错误呼吸方式使其快速疲惫并产生较强的身体不适感,影响学生在中长跑中的表现。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体育中长跑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中长跑;有效教学;策略
        引言:中长跑运动在生理层面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层面可以磨练学生耐力和毅力,初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均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借助中长跑运动可以改善学生身心,达到全面发展目的。
        一、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增强学生体质,锻炼意志力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背景下,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学还是不够重视,还有很多地方因为师资、设备等因素导致学生并没有接受足够的体育训练。很多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低下是因为体育锻炼不够导致的。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更应该加强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中长跑项目是非常有利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一项体育项目,同时,中长跑项目也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他们意志力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另外,中长跑的训练方式简单,所需要的训练场地以及训练器材都是比较方便简单,所以对于大多数的初中生来说中长跑训练都是很容易接受的,因此这项运动有利于促进更多学生的参加。其次我们知道在体育训练中,中长跑的训练难度特点就在于它所需时间较长,很考验运动员的体力。正是由于中长跑这样的训练要求特点让学生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慢慢的养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就应该利用好中长跑这一特点促使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下养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同时,是中长跑可以让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积累自己宝贵的经验,从而让学生将这样的训练作为一种习惯,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都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兴趣教学法活跃体育课堂氛围
        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互联网信息技术成为社会主流,每个人也因新时期各种新思想受到冲击。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完善课程内容,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学科魅力。微课是新媒体环境下常用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以精、短、小、趣等特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便于学生掌握知识。体育教师将课前制作的微课视频拷贝到电脑当中,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投影方式为学生展示,整个教学重点和难点一目了然。


以中长跑教学为例,教师提前为学生录制有关此方面呼吸和手臂摆动技术要领内容,学生通过反复观看微视频在大脑中形成动作表象,快速掌握中长跑呼吸和跑步要领,教师可以把课前预习内容制作成简短微视频供学生自由观看和下载,从而达到高效预习目的.还可将课后拓展部分制作成微课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反复观看、思考、模仿,有效巩固课堂教学所学内容,更能形成深刻体验。
        三、灵活多样的评价
        在当前的初中阶段,组织开展系统性长跑训练,也要配合地做出灵活多样的评价。在以往教学中,长跑训练的评价,往往集中于最终的考核,或者可以简单地被理解为坚持长跑和所用的时间等。但是这样的评价,不仅会在无意间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到评价的效果。在初中长跑教学中,配合灵活多样的评价,能够全面促成教学工作的发展。初中阶段学生年龄偏小,需要一定的鼓励来维持兴趣,尤其是针对类似于长跑这样相对枯燥的运动项目。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需要做到多元、主体的评价。就评价内容,不仅要涉及速度、时间,也要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参与积极性、动作标准度,以及身体素质发展等。就评价主体,不仅可以有教师的评价,也可以有学生的自主评价、互评等,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大数据进行统计与衡量,并在一定周期内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以及最终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等进行评价。
        四、科学分组训练,强化激励作用
        之所以提倡在初中体育长跑训练环节选用分组训练方法,最为主要的原因是,长跑考试对男生和女生提出的要求是有差异的,因此实际的训练强度和长跑训练时间都应该有所区分。所以为了满足体育教学要求,适应考试制度改革需要在长跑训练过程中对男生女生进行分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要科学把控训练强度,不过在训练方法的选择上可以一致。另外,对男女生进行分组训练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在班级中跑步速度排名,帮助学生明确自身位置,促使学生确定个人的努力目标,激励学生刻苦练习。在具体的训练环节,教师可以开展小组之间的长跑竞赛活动,而小组成绩是所有组员时间的总和,哪组时间总和少,哪组就获得优胜。教师还需要设定一定的奖惩措施,比如惩罚是最后一名要再跑800米,倒数第二名要跑700米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强化教学激励作用,让学生能够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奋进。
        结束语
        总之,我们要不断地创新训练途径,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训练情况,定时的监测学生的体质,从而找到适合学生的测试训练方法,这样才能够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群.初中体育长跑项目教学中的抗挫教育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17):68.
[2]樊显林.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策略探讨[J].读写算,2019(13):124.
[3]李佳芳.关于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的研究[J].读写算,2019(1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