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龚宁俐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龚宁俐
[导读] 思维导图通常由图标、图形以及文字组成,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学习工具。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天立学校   龚宁俐   641000

摘要:思维导图通常由图标、图形以及文字组成,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学习工具。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给学生讲解清楚文章的主旨、脉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积累下的素材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准。总体来说,思维导图在这一阶段习作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学生搭建了从宏观层面把控写作技巧与知识点的渠道,因此,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准。
关键词:思维导图 在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中 应用分析
        引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语文作为我国教育领域核心学科,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更加严格。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思维导图开展课堂教育。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开发学生大脑的模式,让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幅逻辑性图画,人的脑部思维能对图画进行拓展,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结合思维导图也能提升习作教学成果,创新习作模式,优化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习作水平提升。
        一、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显而易见,思维导图对小学生的语文习作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首先,它可以让学生们对语文习作产生兴趣。但必须明确的是,在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目的是服务教学,切勿过于花哨,造成学生分心,得不偿失。其次,思维导图是基于大脑的一种自然方式,不会局限人类大脑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写作“下笔无神”的问题。最后,使用优美的线条,搭配五彩的颜色,再加上一些提示性文字、关键词,让学生在感受到课堂“有声有色”的同时,各种感官被调动,从而避免了课堂过于枯燥乏味,有利于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自主选材能力
        从逻辑上来说,思维导图是仿照人脑思维模式对各类图形或要素进行排布,其中心点是一个关键词.在此基础上,层层扩散、递进延伸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支,这种“由点到面,再到整体”的思维模式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而在思维导图指导下,小学阶段写作教学的重点则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围绕着关键词进行写作练习”之上,重点在于给学生留出足够地发挥空间,以拓展其思维、避免长期思维僵化造成的影响。搜集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关键,这也是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体现。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利用思维导图创设情境,激活习作思维
        情境创设的方式较多,利用思维导图创设情境是其中之一,主要是选择习作内容中的某一点,并以此点为基础引领学生的思维发散。多媒体情境创设也是较为常见的方法,可以利用电教技术的优势,激发小学生的语文习作学习热情。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与思维导图创设习作情境,激活小学生的思维,让语文习作课变得耳目一新。以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这儿真美》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以“美”为主题绘制思维导图,联想到与“美”有关的“颜色”“事物”,回忆本单元中学习的相关词汇,联想到生活中看到的“美”,让学生初步建立思维导图,对习作充满期待。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导图绘制效率,教师应教授学生掌握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软件制作思维导图,不仅可以节省学生的思维导图绘制时间,还可以以绘图软件吸引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发散与积累中对习作学习产生期待,消除小学生对语文习作的紧张、焦虑心理。
        (二)依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技巧的合理运用是展现其作为能力的重要指标,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帮助学生掌握到写作的基本技巧。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述写作的知识要点,在上课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知识点输入给学生们,并合理应用到学生自身的作文写作过程中。基于此,教师就必须要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全方位的掌握,知道文章从铺垫到结尾,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地将中心思想展现在学生面前,继而依据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逻辑关系,利用引导学习的方式,逐步将写作技巧渗透到写作应用中。而在课余时间,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兴趣,准备一些有意义的辩论会或是演讲比赛,其主题要采用一些名篇佳作,探讨出作者是如何利用布局来开展相关情节的写作。
        (三)促使学生表达,点评文作文问题
        思维导图将习作主题涉及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缕清学习思路。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思维僵化,可利用思维导图列举主题关键词及重点词汇,通过已经准备好的图形连线,将学生脑海中的空白补充。只有让学生思维涌动,学习更多的词汇及表达手法,才能让学生习作训练开展更加顺利。思维导图能丰富学生习作内容,凸显学生表达的主旨,使描绘的文章具有感染力。通过思维导图对学生写作的文章进行评价,对文章亮点进行剖析,不只能帮助学生认识到文章写作的不足,也能发现文章亮点,教师总结写作技巧,学生进一步把握写作方法。通过思维导图完成点评,不只能让学生把握文章结构,还能分清文章主旨,让学生自宏观及微观两个角度分析问题。
        结束语
        总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教师转变习作教学的方法,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搭建了平台,可以更好地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激活小学生的习作热情,学会有目的、有条理、有情感、有内涵地写作,以此促进小学生习作学习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温明贤.思维导图在小学五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0.
[2]张小燕.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亚太教育,2019(04):84.
[3]林宝娣,洪剑,汪红梅.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索[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1259-1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