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写出好作文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黎珍 张吉祥
[导读] 初中生由于自身的词汇量及掌握的语句较少,学生在写作中会出现词穷、写作不顺畅的现象,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无法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限制着学生写作能力的快速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视学生写作能力较差、词汇较少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进而实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夹河镇初级中学  黎珍 张吉祥 442624
 
摘要:初中生由于自身的词汇量及掌握的语句较少,学生在写作中会出现词穷、写作不顺畅的现象,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无法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限制着学生写作能力的快速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视学生写作能力较差、词汇较少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进而实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师 如何引导学生 写出好作文
        引言:就现在社会的教育水平下,我们国家对于初中生的作文要求水平是非常严厉的,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已经意识到,要想真正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实力,也就要从他们的作文写作基础上进行提升。
        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写作主体的丢失
        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程度上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学生身上,这样长此以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逐渐演变成教师想法学生写的局面,而作为教学对象的初中生他们的写作只想呈现教师或他人的观点、意见,或者说他们的写作中已经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见解了。
       (二)脱离生活实践
        在写作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有话可说,就应该加强初中生对生活的认真观察与感受。但在现在的初中写作课堂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为了学生在考试中能够提高作文分数而讲作文,学生为了完成试卷或者教师平时布置的写作作业而被迫“写作文”。甚至为了博得改卷人的认可,他们的写作与实际生活开始出现断层,为作文主题捏造大量的素材。在一次次的作文写作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不少的学生沦为了“孤儿”,几乎每一位教师都会“带病上课、改作业”,每一位同学都曾因“扶老奶奶过马路而迟到”。这些脱离他们日常生活实践的素材和虚假的情感越发普遍的存在于作文中,真实的情感和生活也离他们越来越遥远,这种脱离生活实践的写作导致初中学生的作文出现“套、假、同”的弊病。
        二、初中语文教师开展作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写作兴趣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基础条件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方式,制作与写作题目相关的视频及图片对作文题目进行全面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要求,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到中来。
        (二)走进生活,细心观察
        作文的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积累。生活是学生写作的土壤。


要激活学生现有的写作资源,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表达心声的平台,老师就要帮助学生“找米”,留心生活,做有心人,让他们成为巧妇。除此,还得善于观察和发现。罗素说过,生活中处处有美。我们大概都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不然也会像文学大家一样“夕阳芳草寻常物,入文皆为绝妙词”。作为老师时刻要激发学生主动关心人和事,寻找真善美。我们身边生活琐事,是最真实的生活写照;而这些生活琐事中蕴藏着人性的真善美。其次,还要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美在自然中,情在社会里。到自然中去,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接触社会,了解风土人情,引导学生感受和记录生活,为作文蓄积养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既然观察了自然,体验了生活,就要调动他们用心,用情去仔细品读人生。然后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用文字简单记录,把最真实的实践体验回馈于作文中。
        (三)呼唤写作主体的回归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给学生留充足的空间进行写作。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过多的干涉,尤其是在观点和情感表达上,学生更不应该为了分数而盲目迎合教师的喜好,一度盲目把教师当成自己写作的对象。语文教师在写作课上可以先给学生示范如何出作文题,待学生掌握后让学生自愿出题目和要求,学生根据要求主动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于学生的观察和见解不应该用对与错评价,而是要肯定他们的可借鉴之处。在初中最常见的写日记的方式可以成为学生记录自己生活的手段,因为自己的生活只有自己知道,感受只有自己清楚。如此就把写作的空间以及思考的权力交给了学生,这时学生敢于以我手写我心,也就有利于学生写作主体的回归。
        (四)借助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阅读和写作要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要让学生写出更好的文章,前提是让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资料,这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提高读书能力,通过学习更多的资料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系统。同时,对于自身能力的提高也非常有用。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竹影》那结文章的学习的时候,描写父亲在车站上去给作者买橘子的场景,那可谓是初中教材中经典的经典,不管是从描写手法还是从表达思想的这种层面上都是有很重要的帮助作用,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把这些美好的素材多读几遍,还要让把这些素材记在自己的心中,然后加以运用。
        结束语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认识到学生写作能力较低,无法高质量完成设置的写作任务等问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学目标开展工作,高度重视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注意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并引导学生对优美语句进行仿写,进而实现学生语文成绩的大幅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军.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写出好作文[J].科技资讯,2020,18(24):113-114+117.
[2]韦军祥.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66.
[3]张燕冰.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963-9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