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文化的故事美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范志娟 孔梅
[导读] 爨文化历史悠久,爨文化源远流长,漫长的历史赋予了爨文化独特的魅力。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第三中学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大庄中学  范志娟   孔梅    655199  

摘要:爨文化历史悠久,爨文化源远流长,漫长的历史赋予了爨文化独特的魅力。如何让爨文化生生不息,得到传承,就需要我们领悟爨文化之美,让爨文化在一个又一个口口相传的故事中得以发展传承。感受爨文化的故事之美,在故事中去体会爨文化的艺术魅力。爨文化的故事之美蕴含于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中,这些故事就是爨文化的风情魅力所在,需要我们去细读品味。
关键词:爨文化;探析;风情;故事美
        故事之美,是文化之美。美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提炼生活之美,体味爨文化的文化魅力。爨文化不仅仅渗透于世代相传的故事之中,这些故事也给爨文化发展注入生机,为爨文化的传播孕育了合适的土壤。
        一、故事美催生环境美
        爨文化的发展给曲靖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活力。收爨文化的影响,曲靖优美的自然风光催生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正是这些口口相传的故事给曲靖的山山水水蒙上了美丽的面纱。这些迷离玄幻的故事使得这山水不再是普通的山水,山山水水都有了生命,蕴含爨文化的故事之美。
        爨文化讲究自然,不贪心。因此,古爨氏人民就将这些良好的品格蕴含于故事之中,结合周围环境,使得故事更加生动真实,寓意深远。关于金钟谭,陆良就有这么一个故事:原来陆良的水路交通从南大桥经过,在四水河逆水而上,到达曲靖,途中会经过金龙潭。金龙潭水深凶险,以漩涡多,水急浪高著称。传说有个打渔人出门打渔,经常经过此处。有一天傍晚依然毫无所获,渔夫洒下最后一网,收网的时候却打上来了拴金钟的金链子。惊喜不已的渔夫拼命往小船上拽链子。这一幕正好被天上的太白金星看见了,太白金星便化为小鸟在渔夫头上来回飞,边飞边唱道:打渔哥哥心莫厚,得来一扣宰一扣。渔夫贪心不足,仍然拼命往船里挣链子。小船不能承受金链子的重量,被压翻在江中,渔夫也被波浪卷走,人财两空。爨文化将这些良好的品格用简单易懂的故事,大人讲给小孩听。通过故事,将爨文化代代相传,在想传承文化发展的同时也赋予了环境以故事之美。给曲靖留下了“河湾古钟”的传说。
        正是这些美丽的传说与故事,让曲靖如画的山水更具观赏性,让爨文化渗透于这山山水水之中,让曲靖的山水更具魅力。
        二、故事美衍生食物美
        “爨”本意烧火做饭。爨文化包含着丰富的饮食文化。曲靖人将爨文化的饮食之美融汇于故事中,渗透在饮食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这些故事,让普通的美食有了文化的气息,沾染了爨文化的故事之美。爨文化节约,粗犷,节约的文化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受爨文化影响,衍生了许多富含地方文化色彩的食物,这些食物都有着与之相关的传说与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诉说着食物的美味,更是侵染着爨文化的魅力。在曲靖陆良有几句民谣广为流传:陆良特产三样奇,名目变化各不一。蜜香梨原叫细皮梨,风参子又叫金钱鱼,有样东西最有趣,水撒子变成糖麻衣。说的就是传承了一千七百多年的传统美食——陆良麻衣撒子。陆良麻衣撒子别名“同乐麻衣撒子”。据传:当年孟获有72个大鬼主,这72个大鬼主中有个懒大王叫麻衣大鬼主。在诸葛亮七擒孟获时,麻衣大鬼主因为懒惰,不愿逃跑避难。他的家人担心他被擒时饿死了,在逃离洞府时,麻衣大鬼主的父母做了一个油炸面包圈挂在他的脖子上,手上也不能放过,于是手腕上套上了大老婆做的大面圈,手指上还有十个小老婆做的小面圈套。可是到了第七天,麻衣大鬼主还是饿死了。


原来他只吃了挂在脖子上的面圈,手腕和手指上的面圈完好无损,懒得抬手吃,竟被饿死了。听闻丈夫死讯,麻衣大鬼主的夫人们伤心不已,皆到诸葛亮的军帐中要丈夫。赶到麻衣洞府悼孝时诸葛亮说:“懒鬼兮!懒鬼兮!汝饿亡,亦懒用之,乃汝之懒福也,吾将上品赐蜀兵备饷,名曰,同乐麻衣懒子。”因为“懒”和“馓”是变音,所以就是说的今天的同乐麻衣馓(撒)子。关于麻衣撒子的由来还有一说:话说明朝之时,有些人家做糖撒子在三岔河街上售卖。最初的糖撒子是用糖水浸煮,因而又叫水撒子。水撒子在三岔河街上不知经营了多少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家做糖撒子的商户挑灯夜战,正忙着做撒子,正巧麦面快用完了,只剩下不多的一点。旁边的一盏油灯被主人一不小心就撞翻了,灯盏上剩下的半盏菜油全泼在面团上。主人心疼坏了,心想:不能浪费呀,反正撒子也是要用油的。于是就把撒上去的油糅合在面团里,扭成小面条,再下锅煎炸。放进糖稀里煮后才发现这些参杂灯油的撒子颜色黑,和平时金黄的糖撒子不一样。没有卖相的撒子卖给谁呢?后悔不已的主人只有一一把他们捡出。退了又很可惜,怎没办呢?于是顺手捏了一个尝尝,没想到这加了灯油的撒子又香又酥又脆,更奇特的是,面团里面灌满了饴糖,整个撒子都甜润柔腻,十分爽口。糖衣撒子的做法便流传开来。
        虽然这些故事已不可考证这些故事传说的真假,但是这些流传至今渗透着爨文化的美食却至今都带给我们满满的幸福感。是美食赋予了这些食物以另类的文化含义,使人们享受美食的同时感受到文化之美。
        三、故事美伴生宗教美
        爨文化是多元复合的多元文化,多元的文化发展留下了众多的宗教文化故事。文化融合使得爨文化的宗教流传具有多样性,既有来自中原文化的佛道文化,又有来自土著民族的“巫鬼”“鬼主”和虎、牛、蛇、水、竹、山等图腾崇拜。总多的宗教文化在爨地和谐共存,协同发展,为爨文化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光芒。多元宗教文化环境催生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精彩的故事又赋予爨文化以宗教之美。如“五峰山兴福寺传说”、南盘江“千佛塔传说”、“鬼主”文化传说等为爨文化增添了故事之美,宗教之美。
        四、故事美簇生情感美
        多元复合的爨文化具有非常大的包容性。多元的文化环境簇生出众多的情感故事,感人的故事传说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爨人的情感之美。例如曲靖流传已久的关于响水坝的筑坝传说:很久以前,陆良坝子年年洪水泛滥,田园被淹,人民生活痛苦。河神看到后感慨民不聊生,想着就人们救于水火。于是这河神就用自己的衣襟,在江中抛入从大理兜来99块石板,大坝一夜之间就筑成了。这道坝筑成以后,河水不在四处流淌,而是从坝上翻滚而下,人民的生活归于平静。河水从坝上翻滚而下发出轰鸣之声,因此得名“响水坝”。这些故事的传说反应了爨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蕴含着爨地人民的情感之美。
        结束语
        爨文化具有开放性,融多元文化于一体。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使得爨文化演绎出众多的故事传说。这些美丽的故事传说蕴含着环境之美、食物之美、宗教文化之美、情感之美……这些受爨文化影响的故事传说或是惊险,或是传奇,但无一不是对于爨族先民美好品德的歌咏,或是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参考文献
[1]董晓梅. 关于曲靖城市形象塑造的思考[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2, 31(5):11-13.
[2]秦建文, 爨?爨氏?爨文化[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6(5):33-38.
[3]鲁刚. 爨文化特色新探[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24(2):94-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