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探究 全丽娟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全丽娟
[导读] 德育渗入在现如今教学改革中被广泛关注,德育渗入其实就是将道德品质的教育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河东中心小学   全丽娟   344100

摘要:德育渗入在现如今教学改革中被广泛关注,德育渗入其实就是将道德品质的教育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语文学科的重要性都是不可比拟的,语文的教材大多都是喜闻乐见、感情丰富同时拥有重要教育意义的优秀文章,因此将德育渗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能够有效地培育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基于此,我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进行研究,形成此文章以供相关从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
        引言: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文化课的学习和德育教育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两项内容.德育教育的学习是为了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而文化课的学习是为了使学生拥有更多的知识文化,一直以来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许多事物的认知上没有正确的认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自己的思考,建立自己正确的价值人生观。同时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学习特点,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做出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借助课后作业将德育教育渗入语文教学中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课堂上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课后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延伸,也是巩固学生知识的一项重要活动。借助课后作业将德育教育渗入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课上的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的德育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而课后的德育教育工作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素养,也是为了对课上所教育的内容进行更好的巩固。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我就是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了文章的内容,还让学生感受到了司马光的精神和品格。而在课后,我又让学生上网去查找相关的小视频,然后将观看视频后的读后感写到作业纸上,或者课后再去阅读该篇文章,将读文章过程中的感悟写到作业纸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体会到司马光的精神和品格,从而培养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通过作文教学和社会实践渗透德育
        学生写作文的过程,不仅是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过程,也必然是思想受教育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也是教师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作文来源于生活,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还必须延伸到社会生活和实践中。


因此,我积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享受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比如,在学校组织的“聆听窗外声音,共筑碧水蓝天”的春游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树一花,细细感受大自然。这样,学生既能写出生动又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锻炼了写作能力,又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我的德育目标也顺势达成。又比如,我倡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到敬老院送温暖,三八节和母亲节帮妈妈做一件小事,为贫困学生献爱心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借助实践活动完成德育渗入
        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学习语文,使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接受优秀品德的洗礼。所以,在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需要利用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有关思想道德教学的元素,顺水推舟,对其进行利用,使语文课堂的实践活动可以变成给学生提高良好德育教育的机会。比如在完成《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的学习后,我指导学生依据这些步骤参加到课堂的实践活动中来:首先,以《桂林山水》这篇文章中优美的景色实现激趣的引入:桂林山水是这样的壮美多娇,我国景色优美的山水正等着我们一个一个地去欣赏,并且这样的美景其实就在自己身边,也就是自己的故乡,同学们能够跟随家长到外地去旅游,也能够前往家乡的旅游景点去一览美景。其次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在欣赏完优美景色之后的感悟,同时指导学生由“我眼中的美景”作为题目进行写作。最后,指导学生按照自己写的作文完成配画,一起协作完成一本关于“我眼中的美景”为题目的优质作文本。如此一来,能够更好地带领学生开展一场美景游览活动,使学生在欣赏国家壮丽山河的美景时充分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渗透现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诸如部分教师自身道德素养不高、渗透意识不强等问题。语文教师应多反思琢磨,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培养德育教育与语文教育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利用课外活动和课余作业,从小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温彦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78.
[2]叶玲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777-779.
[3]杨玉忠.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951-9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