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肖送成
[导读] 地理实践力与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共同组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湖南省常德市第七中学 肖送成  415000

摘要:地理实践力与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共同组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实践力的核心是“基本活动经验”,如何选取科学合理的地理实践活动项目,并加以策略性实施一直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阻碍着地理学科的发展,因而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时要对实践教学充分重视。基于此,本文对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高中地理;实践活动
        引言:地理学科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较强的理论性和综合性决定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实践教学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迁移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地理知识对生活的实用性。
        一、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具体内涵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的本质含义是人在户外环境中,为了进行探测、地理实验而呈现的各类观察、分析能力。一般而言,地理实践力主要由人地协调观念、地理思维品质和行动能力组成,而学生单独具备其中一种素养都不能认为是具备了地理实践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这一本质含义开展教学,综合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此外,地理实践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不断增加时,学生的实践力也会随之发展.最后,地理实践力具有明显的实际运用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普遍的实际意义,具备良好的地理实践力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实践活动项目开发
        高中地理学科在进行地理实践活动项目设计时,要重点坚持提升地理实践力原则、典型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安全简便性原则。总的来说,地理实践活动包括三大类,即野外考察类、模拟实验类、社会调查类。野外考察类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合作精神、探索问题的能力;模拟实验类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活动、实施活动能力及求真务实的态度;社会调查类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力、获取信息能力。在开发高中地理实践活动项目时,需要坚持以下几点要求:(1)坚持以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为重点目标:地理实践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但是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地理实践活动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决定了后期所开设的学习项目均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为根本目的;(2)尊重教学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开发地理实践活动时要始终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紧随课程选择活动项目,循序渐进,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实践活动项目实施策略
        (一)通过提高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具备地理读图能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快速获取信息,促进学生灵活运用地图工具能力的提升,这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举措。但是,在现今的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未能有效地引导学生重视课本、材料的图表信息,更有部分学生对地理图像不感兴趣。为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图像的重要性,并结合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要求,教授学生高效的地理读图技巧,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提升。如在地理课本《人口分布》中,为了有效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在课本中设置了大量的人口分布图,通过分析人口分布图的特色就能够清楚地认识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授学生读懂图例出发,向学生仔细介绍人口分布图中图例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图中人口分布较为稠密的区域找出来,并将找到的区域进行详细对比,仔细思考为什么这些区域有大量的人口聚集。由此,可以让学生有效地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并找到适宜人口居住的地区的环境特征。
        (二)联系生活是提高地理实践力的基础
        课前,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寻找素材,素材要符合教学内容,并起到引导作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提升课堂的注意力,对地理的接下来学习产生兴趣,达到学习效果。素材的导入是引发学生的思考,锻炼思维与思考能力,为整节课的内容打下基础,对于素材的选择方面要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为目标,贴近生活中的案例素材进行导入最为有效。例如,在高中选修教材中《大气环境污染》一课的讲解为例,本节课的主要以环境污染为主,所以为了引开话题,以我国的部分地区雾霾严重情况为引导,首先,教师对学生进行问题提问“学生们认为影响环境问题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对雾霾严重影响环境的情况,由此将学生带入学习内容中,趁热打铁,教师继续追问“确实是雾霾,那么大家知道雾霾的危害与形成的原因么?”“为什么雾霾存在阶段性的发生么?”“如何防治雾霾的产生呢?”,问题的产生导致学生的思考,并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真相的兴趣。
        结束语
        总之,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及时转变课程教学观念,不能过多地将课程教学重点放在地理解题技巧上。同时,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让学生能够轻松地运用各类地理图形工具,为地理实践力发展奠定基础。最后,教师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及探究式教学法,创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解放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在充分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尝试进行实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参考文献
[1]张学能.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0(01):83-84.
[2]王佳佳.核心素养视域下农村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现状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1):17.
[3]周健.探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6):105+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