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小学高段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徐友林
[导读] 分层教学是指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因材施教。

湖北省罗田县三里畈镇宜林小学 徐友林  438621

摘要:分层教学是指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因材施教。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法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在现阶段的日常教学实践中,采用分层教学方式,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分层教学在小学高段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课堂教学
        引言: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阶段,数学的学习对于增强小学生的智慧和思维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该顺从学生的发展阶段,用适合其年龄接受知识能力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分层教学方法照顾到了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尊重差异的同时做到利用差异展开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符合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作用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和思维还处于不完善的境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一,分层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制订与不同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数学教学方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分层教学法,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学习能力强弱不均衡的问题。第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教师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有效解决统一教学和学生具体情况之间的矛盾,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法,与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精神是一致的,能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小学高段数学采用分层教学的原因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基本都是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比较局限,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小学高段的学生开始学习一些较为复杂且有些难理解的理论知识。但教师在教学中还是比较注重知识的灌输。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使学生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脱节。一些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学习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更无法在生活中有效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如此就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迷茫,甚至放弃学习数学。
        三、小学高段数学分层教学的具体实践策略
        (一)全面考查,以核心素养进行分层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盲目地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划分层次的标准,这样不仅会挫伤某些学生的自尊心,也会打击一些认真学习但没有取得卓越成效的学生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要做到的就是全面考量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通过考试成绩来说明一切,一些学生在作业时表现较好,而在考试时成绩却不理想,很有可能是心理素质不佳导致的考试失利,还有一部分学生虽在课堂上表现不佳,但是能够在考试答题时踩中给分点,所以教师在分层时要保证合理地评估每一位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创设科学的分层教学情境
        为了让小学生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更好地接受分层教学法,教师需要创设科学化的分层教学情境。实施科学化的分层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还能为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创设科学化的分层教学情境,以此来推动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创设分层教学情境。因为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还不够完善,教师如果单一地依靠语言来对数学知识进行讲解,不仅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还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理解的难度。因此,为了确保小学生准确理解相关数学知识,教师要积极地将抽象的数学学习内容变为具体的事物,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推动合理化教学情境的建设。
        (三)对学生进行分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想要因材施教,就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实际能力,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对小学高段学生进行数学分层教学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一次集中的测试考查,对所有的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再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及对数学的兴趣进行合理分组。在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真正的水平与潜力,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能力评估,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结合成绩将学习水平接近的学生组成小组。让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在分完组之后,教师不应该不管不问。学生是在不断进步的,有的学生进步很快,有的学生进步较慢,随着时间的变化,小组内的学生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及时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整,不断适应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之间能够有效交流合作,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应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确保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学到相应的知识。小学数学是小学课程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直接关系着学生以后的发展。但是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差异化的问题比较突出。
参考文献
[1]李小中.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尝试研究[J].新智慧,2019(32):58.
[2]米英.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J].亚太教育,2019(11):82.
[3]黎梅.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开展探究[J].读写算,2019(3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