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柴琳瑛
[导读] 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在小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很多学科中都能看到它的存在,但是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法有非常多的形式,但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服务于同学们的学习,为同学们的学习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水子片区寄宿制学校  柴琳瑛 626399

摘要: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在小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很多学科中都能看到它的存在,但是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法有非常多的形式,但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服务于同学们的学习,为同学们的学习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
        引言:问题导向式教育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地探索利用.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索问题,发现探索的乐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本文从三个方面就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作为数学教师还需要继续探索不断尝试。
        一、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问题导向式教学能够很好地进行课前导入
        良好的课堂导入对于整个教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在数学的教学中导入部分占据着重要位置,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还比较的弱,那么教师就需要能够通过一些有效的方式唤起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而问题导入式教学恰好能够很好地实现这样的效果。因此问题导入式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提升数学课堂导入的质量,从而为后面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恰当的问题导向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激发兴趣,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生活和所学内容的结合。但是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借助于问题来建立生活和知识的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更好的帮助学生领悟生活和感知数学的价值。
        (三)问题导向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小学新课标中提出了数学教学要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学会解决问题,能够建立起自己的一种思维模式。数学教学不需要非拘泥于一种答案。要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而这一要求其实和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实质是一致的,都是要引发学生思考,而这样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教学内容,以问题导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


问题驱动的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要把具体的丰富生活素材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以问题导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因此,在实施问题驱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设计有效的驱动问题,综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经验等,将数学问题寓于具体的现实问题情境中,使生硬的数学问题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塑造良好课堂气氛,以生为本,提高学生探究的参与性
        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水平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成效.问题驱动教学法是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一种方法和手段,通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数学活动,聚焦课堂,进行高效的数学课堂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提出的问题不应该仅仅是教师针对教学任务提出的,更应该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的。因此,在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应适时地给予学生展示困惑问题的机会,并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辨析、完善对解决数学问题的认识,使学生达到对数学知识再构建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要求教师在实施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注意点拨启发,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困惑和独特见解,倡导延迟性评价,切实提高课堂活动中学生探究的参与性。
        (三)留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
        当教师在用“问题导学”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如果教师提出问题,不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马上回答,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自身的数学思维一直停留在问题表面,造成回答不上来问题的情况,会让教师感觉到失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心理产生一种挫败感,以至于以后回答问题时心理会紧张,造成不知道如何思考的情况。因此,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从问题的表面看到问题的深入,从而养成看问题本质的数学思维。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生有足够的信心,要坚信他们一定会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问题较难时,教师也要适当地给予一些提示,促进他们思考。当提问的问题非常简单,但学生仍然不会时,教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以便做出调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结束语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问题情境可以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得趣味化、生活化和探究化。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定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协作来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该科学创设问题情境,针对学生的真实情况来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参考文献:
[1]李亦蕾,李晋,刘贺萍,郑萍,刘世霆.问题导向式教学方式在临床药师培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28)
[2]李燕飞.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文理导航,2017,(09)
[3]郑泽.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7,(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