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马佳鸿 、周逍
[导读] 在最近的这几年里,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我国针对教育体制的革新在不断地推进和完善。

西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马佳鸿 、周逍  610039

摘要:在最近的这几年里,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我国针对教育体制的革新在不断地推进和完善。在学前教育发展的这一版块当中,政府逐渐的担当起了牵头的角色,使得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持续增强,为学前教育的后续发展打好了良好的基础,打入了一剂强心针。虽然今年是实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但是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特别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在加上在乡村,政府的政策方针实施的完成度和时限性没有那么高,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懈怠严重,使得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受限,亟待改进。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影响因素。
        引言:学前教育的基本普及对于教育体制的革新和深化有着重大的意义,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平等和社会的公平,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其实现的根基,根据相关的文件颁布实施,表明国家和政府开始逐步重视起了学前幼儿教育,有意向在这方面进行推进和发展。国家政策的偏移以及乡村经济文化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农村幼儿教育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但要想更快更好的实现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教育设施,师资团队,观念等。这些问题都是不可忽视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上需要构建和更好的完善,确保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做好扎实的基础,同时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和城市学前教育相对比无论是在师资上还是社会资源上,还有家庭情况上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都有很大的差距,而学前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开端,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农村幼儿教育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农村学前教育设施匮乏
        《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中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一个好的教学环境是学校教育顺利进行的开端,但是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农村地区的经济不够发达,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由此导致的教育经费短缺会使得农村幼儿教育的基本设备不够完善,接受教育的环境较为简陋,老师的日常教学不能充分展开,农村幼儿的娱乐休闲,学习活动受到限制.目前在农村地区,由个人建立的私人幼儿园及教育机构逐渐增加,但公立幼儿园数量不及私人多,虽然我国教育部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开始增加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学校机构数量,教育方面的财政拨款逐年提升。但是教育经费的分配比例却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尤其是对于农村幼儿教育方面,缺口很大,但是相应的专项教育资金还不够,不能精准的解决相关的问题,很难真正解决当前农村幼儿教育落后的现状。
        二、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师资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然而现状是当前农村幼儿教育中农村师资力量对比城市来说相对薄弱,幼儿教师缺乏教育培训提高机会,对自身本身的素质要求更高,对于幼儿指导教师的资历方面需要很严格的选拔。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有些教师都没有获得资格证,甚至有一部分不是学前教育相关专业的,相关从业者的专业性还存在很大问题。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农村幼儿老师数量相对较少,往往在多数幼儿园中一个老师身兼多职,是老师又是保育员还是食堂阿姨。累积的工作量不仅给相应的老师的身体造成了负荷,而且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压力,这样就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率并且同时不能很好的管理幼儿的生活。
        三、教育观念陈旧
        教育观念陈旧这个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家长的观念,随着我国扶贫的深入,虽然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现在农村经济条件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虽然幼儿的衣食住行上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他们的教育观念还停留在之前,认为满足温饱才是最重要的,没有教育投资的观念,没有认识到知识对他们命运改变的重要性,对他们孩子以后前途的发展的推动性。在相应的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没有引起充分的关注,选择对幼儿的发展采取任意态度,想在以后补上,到时候却发现为时已晚。现阶段,在农村地区的幼儿家长在文化修养这一方面普遍还比较欠缺,对幼儿的培养没有科学的方式方法,对新观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较弱,对新鲜和更合理方法的热切程度也不高。而且现在留守儿童在农村的占比也很大,他们大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代为抚养,这其中的教育观念差距就更大了,更容易忽略学前教育。二是农村教师的观念,在乡村里,师资力量的更新换代速度相对较缓,新鲜血液的补充不够及时,在农村的幼儿园当中年轻老师的占比非常小,导致在职的幼儿老师的教育观念还停留在上一步。没有经过系统的保教知识培训,对待幼儿教育观点没有很好的更新。认为幼儿园教师就是“带孩子玩,照顾好幼儿在园的生活”,没有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四、学前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
        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①实行保、教结合的原则,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②幼儿教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力量。但在农村有一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跟上发展,对于如何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发展了解甚少。这就导致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脱离了幼儿的心智发展规律,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并且由于农村家长思想相对比较保守,认为读幼儿园没有必要,这也使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日趋严重。幼儿的成长和教育需要一点一滴,一步步的提升,不能拔苗助长。
        结束语
        在基础教育当中,幼儿园教育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它为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后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教育发展的要求很高,农村幼儿教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走,与此同时也说明他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虽然现在存在着很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但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一步一脚印的解决问题,就能为幼儿一生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为他们的人生第一步铺好路。
【参考文献】
[1]张宇.浅析农村幼儿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4):107-108
[2]严仲连.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合理路径[J].基础教育,2014,11(03):29-34
[3]刘高娃.论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3):18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