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探究 蒋启文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蒋启文
[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保障,是小学数学教学作用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海南省琼海市会山镇中心学校  蒋启文  571444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保障,是小学数学教学作用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都是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的关键。本文主要分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
        引言: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工作想要获得效果全面提升,就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学会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掌控并综合使用课堂教学原则,保证教学内容能够全面有效开展,确保课堂教学实效性有效提升。从这一点来看,小学阶段数学教育应从课堂教学入手,重点研究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小学数学教学管理的主要不足
        (一)素质教育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尽管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但是应试教育的理念却依然影响着教学工作,很多教师虽然了解到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但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加强学生的数学成绩,往往还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方式,素质教育工作流于表面,没有深入贯彻落实,导致素质教育开展考核,无法顺利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管理的实际教学大部分都是依托于教材内容,在课堂氛围上略显死板,也没能形成统一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很多时候,小学都会借鉴一些其他高等艺术类的教学内容,但是不一定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本学校的学生,特别是在当前的多元化社会中,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之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异性,使用同一个“模板”复制所有的教学内容,就会造成教学质量的降低。另外其他学校的教学模式可能是根据其学生特点而制定出来了,简单粗暴地使用会让学生出现不适应的状况,我们这样做的结果会造成小学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变弱,遏制了学生的数学知识个性,不利于今后的数学教育发展。
        (二)家庭教育无法与学校教育同步发展
        现阶段很多家庭对学生的教育关注度并不高,而且独生子女现象非常普遍。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家庭教育关注点过于片面,家长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不够深入,无法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密切,对学生不够关注。小学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对于不良意识与风气缺乏辨别能力,如果学校与家庭不能对其重视,并且进行合理地引导,就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管理的重要策略
        (一)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地位
        要进行课堂互动,必须要求教师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能以领导式的态度跟学生进行互动,否则会达到事与愿违的效果。要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有足够的信心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要针对数学知识课堂教学进行师生互动,就要对数学知识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了解。数学知识课堂教学与其他课堂类型基本相同,数学知识教学也采用教师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方式。数学知识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中的基本知识和规律,进而进行数学知识创作,提高学生自身的数学知识素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当进行正确引导,适当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对旧知识进行充分掌握,进而主动探索新知识,形成由简到难、由旧到新的知识网络。在数学知识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传达给学生,学生在接收到新知识之后,对所学知识快速反馈,进而对新旧知识做出自己的判断比较。
        (二)生活化教学
        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新课改以后提出一个基础要求,那就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要求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是新课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一种体现数学价值的方式。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思维,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比如,教师带着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生活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效果,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以此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上课之初,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小超市”的情境,大屏幕上出现一组物品的图片,下面标出这些物品的价格,如:格尺3(元)、文具盒10(元)、面包3(元)、笔记本2(元)、铅笔2(元)、圆规2(元)、水彩笔2(元)等,如果小明买了面包一个、格尺一个、笔记本一个、铅笔一个,圆规一个,那么,在超市结账时,这名学生给售货员20元钱,售货员应该找给小明多少钱?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学生探究兴趣被激发,此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运算律搭配进行计算,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快学生们就可以列出算式:2×3+2×4=2×(3+4)=14(元),20—14=6(元),所以,售货员需要找给小明6元钱。在生活化情境的引导下,小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探究活动之中,不仅学习积极性提高,而且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为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奠定了良好根基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管理教师要在共性教育上注重对学生的基础性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寻求个性化的个人特色或技巧能力,努力实现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为帮助学生今后的数学知识道路上的发展不断摸索新的道路,也为提升小学的数学知识教学质量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叶强梅.初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37
[2]段世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