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杨才文 李善雪
[导读] 人的一生有几个重要的转折点,小学就是一个人人生中学习知识、塑造人格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正处在青春的叛逆阶段。

湖北口乡中心小学 杨才文  李善雪 442622

摘要:人的一生有几个重要的转折点,小学就是一个人人生中学习知识、塑造人格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正处在青春的叛逆阶段。因此,这就需要他们的班主任要有耐心并学会包容。小学生所受的思想教育决定了他们今后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追求、对金钱的认知。这三种看法也会影响到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影响着他们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我们生活在一个创新的世界里,国家现在也在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班的领头人,也是学生最好的朋友,是学生健康成长路上的保护伞。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思考和探索
        引言:在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的今天,小学生的思想和日常行为规范管理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创新。这就要求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必须与时俱进、让管理工作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要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来优化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健康、和谐、有爱的环境中生存。要把教育的智慧融入到实践中,提高小学教育工作的效率。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
        1.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也忽略了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很多老师和家长的想法一样,为了能够让自己班级的学生考试分数提高,所以只开展文化教育,导致没有时间开展行为规范管理教学。家庭和学校都为了提高孩子的考试分数,最终导致孩子也认为只要考试分数高就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这种心理长期在孩子心中出现,对其养成良好行为规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也难以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2.小学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很多学校的社团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或有建设计划,但社团流于形式,活动效果不佳;有些学校在社团建设过程中,只是教师一手包办策划,学生没有选择权,被动参加,个性特长无法培养;有些学校社团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对社团活动缺乏兴趣,参加率较低;有些学校对社团培养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评估反馈等环节缺乏科学管理,使社团活动无法形成校本课程,达不到拓展知识,提高素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育人目标。
        二、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成熟、成长
        家校合作优化学生在家学习生活的环境。学校采取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措施,加上社会、网络、社区等各渠道的信息传达,与家长一起为学生开展教学、德育和宣传三位一体的文明活动,丰富宣教方式和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日常“宅”家学习内容,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倡导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和健康的心态。指导家长使用社交平台,让孩子切实感受到国家安危与每个人都有关系,感受到学校对每个学生生活学习和生命安全的细致关爱,通过各项德育、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加成熟,乐观积极地面对困难和生活。



        三、加强小学社团建设的策略
        1.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社团质量。为了让社团更好的良性发展,还需加强社团教师更多的理论研究,还需纵深度、多元化探究社团建设规律。学校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研究。此课题已立项为省级重点课题,从学校宏观发展上进行整体课程架构,这样就能让社团教师一起加入到学校整体课程建设中来,一起参与课题研究,从理论上充实社团课程内容,实践中指导社团课程深入开发。
        2.构建评价体系,促进社团发展。为调动教师社团建设积极性,每次社团活动,都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在评价社团的同时也评价教师。如在艺术类社团活动中,要求体音美教师负责社团的组织、策划,班主任、科任教师负责学生纪律和安全。每学期通过评选、表彰优秀社团,推进品牌社团建设。针对学生个体表现,教师在社团活动中跟踪录,建立滴灌档案。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及成果展示等,评出“社团之星”“特长之星”“希望之星”等,并把获奖学生的图片、作品在全校展示。“星”的评选对广大学生来说,是个大的激励。
        四、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策略
        小学校规校纪的自我建设对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有着深远的意义,它能够让学生耳濡目染,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所以学校要加强对校规校纪的建设和完善,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可以将引人注目的校徽制作得美观大方,使学生时刻提醒自己“我是学校的一员,我要为学校争光”,像这一类让学生引以为傲的事情要多做些。此外,在完善校规校纪建设的过程中,学校还可以开展主题活动,布置校园并且举办校规校纪活动日,使学生提高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同时,班级内也可以就教室布置校规校纪主题活动月,时刻提醒学生遵守校规校纪,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结束语
        总之,小学思想和行为规范教学是一个长远而又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利用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教育,如此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通过校内以及家庭的有效结合,使孩子真正成为具有文明行为规范的高素质的现代化学生。
参考文献
[1]苟庆章.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的思考和探索[D].云南师范大学,2019.
[2]张瑞.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的思考和探索[D].河南师范大学,2019.
[3]雷云芬.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的思考和探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21):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