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构建 刘湘权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刘湘权
[导读]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注重于对数学知识结果的讲解,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性学习的状态,为学生布置了大量的课后任务,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负担。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子良镇中心学校   刘湘权   415329

摘要: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注重于对数学知识结果的讲解,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性学习的状态,为学生布置了大量的课后任务,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负担。以信息化与网络化为时代背景,电子书包和电子白板逐渐出现在数学课堂上,高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一定便利。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探究课堂;构建
        引言: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对探究课堂进行构建,教师就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教授给学生各种数学知识,创新各种数学教育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可以对数学教育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各种数学教学情境,或者组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梳理各种数学知识,以实现对数学探究课堂的构建。
        一、数学教学工作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信息技术是以网络为基础,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对数学知识进行呈现与表达。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积极性和模仿性,对于作业的事物都有着好奇心,所以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学生营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课堂,使得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来学习数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快乐的氛围中实现对教学知识的学习。
        (二)信息技术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通过教材展开教学,根据教材来安排学生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并对各种知识进行训练。这种方式受到教材的限制,不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然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有效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眼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质量。
        (二)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整体的课堂更加具有灵活性和生动性,教师和学生也能够在课堂中实现有效地交流与沟通,能够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看法与理解的表达,拉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课堂,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中还可以教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让学生在自身的实践和操作中感受到数学理论知识的含义,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探究课堂构建的具体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来构建探究课堂,不能总是依靠传统的教育方式,而要转变过去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也可以结合各种教学课件,让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二)应用信息技术预设学情
        在信息爆炸式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学生的数学学习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定影响,学生的脑海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知识碎片。小学生的生理年龄尚未成熟,对事物没有耐心,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方案。以学生的认知经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以现有的经验去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基于此,信息技术模式下的数学课堂需要做好学情预设准备,避免数学课堂出现按部就班的教学情况,正确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自主推想、自主分析与自主归纳。对学情进行充分的预设,可以保障后续课堂的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进而打造更为精彩的数学课堂。
        (三)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环境,解决难点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通常都以形象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无法真正的理解高难度的数学知识。为此,教师要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以此来增强数学课堂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在课堂教学当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成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有效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逐渐跟上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逐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处于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当中,以此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可视化内容,也就是说能让静态的数学知识动起来,消除学生对抽象高难度知识的畏惧。
        结束语
        信息技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能够有力地推动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为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改革,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化和立体化,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容易仔细的理解数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詹仕凯.信息技术下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思考[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七).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196-197.
[2]裴雪.巧用信息技术构建灵动小学数学课堂[J].中国新通信,2019,21(03):175-176.
[3]谢少清.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J].时代教育,2018(10):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