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 黄琳雅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黄琳雅
[导读] 在目前新的教育形式下,独生子女、留守儿童都成为班级工作中主要面临的挑战。

广西梧州市苍梧县石桥镇学田小学  黄琳雅 543116
 
【内容摘要】:在目前新的教育形式下,独生子女、留守儿童都成为班级工作中主要面临的挑战。班主任作为一班之主,既是孩子们的老师,又是孩子们的朋友。引导和教育小学生健康发展,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作为班主任,应在生活学习中了解、关爱和尊重学生,组建一支高效率、充满活力的班干部队伍,不断努力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对学生奖罚分明,言而有信,同时,家校联系,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健康积极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  农村  小学  学生  健康成长
        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村小学教学又是整个教育的关键和难点,要搞好农村小学教育必须注重班级管理。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要管理好农村小学的班级,必须得分析农村小学班级的现状,根据实际采取相关措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才能与时俱进,走上正规化、系统化的道路。下面结合我个人的一些实践经验, 谈谈自己任班主任以来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分析农村小学班级的现状
        农村小学条件差,资源短缺,近几年受布局调整的影响,一些教学点的撤销与合并,使得学生集中到相对路远的中心小学就读,学生不得不寄宿在校。况且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也十分普遍,孩子一般由目不识丁或文化素质不高的爷爷奶奶打理,由于娇惯,疏于管教,使孩子们养成了一些坏习气,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纪律松散,受不得点滴委屈。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从多方面、多角度去了解学生,尽早获知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制订教育策略,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因此,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抓好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做学生的慈母,抓好学生的生活。
        二、关爱、尊重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爱是教育的根本。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就应努力当好一个有爱心的班主任,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班主任平时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多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给学生同等的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班主任不仅要照顾学生的生活,还要给学生物质上的帮助、生活上的指导,同时还要与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交流,让学生感到班主任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这样,班主任和学生的思想就沟通了。学生把班主任当朋友,这样班主任处理问题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组建一支高效率、充满活力的班干部队伍。
        一个班级能否团结友爱、奋发向上,全靠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干部集体的带领。班干部是团结同学共同进步、贯彻执行学校和班主任工作意图的桥梁和榜样。因此,班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我在组建班委会时,广泛听取学生意见,运用民主投票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心目中的班干,这样选出的班干部有一定的威信,同学们信任,有号召力,班干部做起来也积极,我还经常对班干部进行教育和培养,鼓励他们大胆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要求他们先管好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并明确分工,分层管理,班长管班干,学习委员管组长,组长管组员,做到“人人管别人,个个被人管,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工作能力。
        1.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的一知半解。


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而是因为教师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班主任老师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因此班主任老师要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虽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最起码的是老师要对各科知识有所了解。对不了解的知识,要和学生坦然相说,不要不懂装懂,更不能把错误的知识教给学生。
        2.加强自身修养,做学生为人的楷模。班主任老师是各项工作的中间者和具体执行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
        五、奖罚分明,言而有信。                                  
        没有规矩是不成方圆的,教师就应牢记于心,并需要时刻关注班内整体的动态,一有好的或不好的什么苗头,就要加以表扬或指正或个别谈话找根由。班主任对任何有关班级厉害冲突的事都要走在学生的前头。言而有信,行之有果,该奖就奖,该批评就得批评,无论他是班长还是普通一员,全都一视同仁。这样,奖罚分明。反之,只听雷声不见雨,或老师心目中有偏袒,言而无信,行之无果,班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均会产生隔阂裂缝,日子长了,裂缝越大,导致师生关系破裂,最终,老师害怕管理,老师怕学生,而学生以为自己本事大,动不动就以“我不读书了!”班级乱了,最终无法收拾。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就证明老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及时抓,准时抓,花大力气抓,才能摁住不良苗头破土,维持正气上升。
        六、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1.多做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
        现在很多学生的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农村农活较多,学生的父母在家较忙,因为学生成绩较差,不好意思与老师交流,家长对学校的印象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够,很多家长对学校的具体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在一些时候容易对学校和老师产生一定的误解等。基于以上的原因,为了作好班主作工作,我经常去家访,通过家访一是加深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感情,拉近学校和家庭的距离。
        2.家长到校,了解学校教育情况
        现在很多农村学生都属于留守学生,爷爷奶奶或公公婆婆教育方式较落后。因此,为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我校举办了家长学校,向家长讲授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我还经常请家长到班上听课,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请家长参加班队活动,增进学生与家长、教师之间的情感,从而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时势在变,教育在变,学生在变,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不断加深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面。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但是,只要你真诚的捧着一颗“爱心”,是完全能够做好这项工作的。
【参考文献】:  
[1]白云霞;班级管理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贺庚;教学论文《班级管理工作初探》[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3]赵艳丽;教学论文《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A];《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9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