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马丽
[导读] 语文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语言工具,同时也是我们人类文化进步的一种象征,对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以及爱国情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彭海中学 马丽 678000

摘要:语文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语言工具,同时也是我们人类文化进步的一种象征,对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以及爱国情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随着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理念的提出,我们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在日常教学中不但要传授学生基础语文知识,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开展核心素养教育,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行为举止以及思想品德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为社会输送全方位人才。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引言:语文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都必修的一门课程,到了初中阶段,这一时期正处在链接小学和高中阶段学习的关键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小学阶段教学的重难点训练是学生的拼音识字、基础的读与写能力,进入初中后则是在小学六年的学习后更进一步,从更高层面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它要求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综合教材知识内容与个人情感态度与思维能力等深层知识体系,使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得到拓展和深化,为高中阶段更深入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学科的价值引领和情感教育作用使很多学生自幼受到熏陶,并成为其人格思想发展的重要启蒙课程,到了初中阶段,学生身心记忆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语文教师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优化语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参与学习中认识语文、重视语文和热爱语文。
        一、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要想对整体问题进行分析,就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其不仅仅具备独立意义,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客观差异,这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导致不同学生的成长与学习都存在不平衡性,如果仅仅是以分数为标准对学生进行要求,就会导致教育的不平衡,影响部分学生的发展。所以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其必须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根据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具体教学方式,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如此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养成终身学习的目标。另外,语文学科涉及的教学内容较为广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部分教师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不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迟迟无法提升,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必须要着手对其进行解决,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措施
        2.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审美能力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高教学过程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其中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至关重要。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核心素养结合课堂内外。比如,基础知识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讲授传统优秀文化,从多个层面来有效培养学生们的审美与鉴赏能力。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实践中,紧靠教师的传统教育模式远远不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意识和能力。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应当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以及文字鉴赏能力方面下功夫,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与习惯;通过不断地引导和锻炼,从而使其达到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文本情景以及体会其中美意的能力。基于此,实践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培养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同时还要帮助他们不断提高个人的审美能力,这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应有之义。比如,在《巴东三峡》课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立一些问题来让学生们进行针对性阅读,然后做出解答。


具体而言,先让学生对全文进行通读,总结并感受作者的情感;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全文对三峡风光描绘的顺序是什么?本文作者采用怎样的手法来描写三峡景色。通过上述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理解全文大意,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
        2.2合理把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
        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之外,还应该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对知识进行实践运用的能力,这也需要初中语文教师通过种种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对学生的眼界进行开拓,对学生的道德修养进行培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合理把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将实践与理论进行结合,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身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实践活动当中,学会对理论知识进行运用。在开展教学前,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然后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设置,当学生能够完成目标,就基本可以掌握文章的内容。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除了可以对学生的阅读量进行增加,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在写作等需要自身实践的学习内容中加强思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3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扬弃传统教学方式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兼具文学性与工具性的双重属性,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课堂中,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着重锻炼学生的应试技巧,在授课时也只是单纯利用传统教学工具,如粉笔、黑板、教具等通过灌输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学方式循规蹈矩,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逐渐偏离了语文学习的最初目标.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对文字美的感受的培养也是当前教学方式中所忽略的一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出发点固然好,而对学生如何阅读、如何辩证思考和理解的方法却只字不提。实践证明,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如若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势必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能力、智力水平造成一定的制约。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需继承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摒弃其糟粕,从根本上转变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结合现代化教学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发挥最大效用。语文课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同时也是学生接触文学经典的导入口,教材包含的内容囊括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让课堂有活力,就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为导向,将语文教学与文学、与实际生活、与学生的爱好尽可能地融合在课堂中。例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导入与语文课堂相关的影视剧、歌曲、话剧等,通过学生热衷的方式来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了解语言文学艺术,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新课标下应当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理念与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这也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荣元鹏.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J].科技资讯,2020,18(19):86-88.
[2]张福林.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40-42.
[3]康吉波.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深度[J].华夏教师,2019(17):39-40.
[4]单睿越.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分会场)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8:98-100.
[5]覃倩.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