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李小红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李小红
[导读]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能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数学阅读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快理解题意、找准数量关系、选取最优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贵州省赤水市第一小学  李小红  564700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能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数学阅读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快理解题意、找准数量关系、选取最优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浅议 小学数学 阅读能力 培养
        引言:阅读是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其核心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学生们从掌握简单的理解、分析、逻辑思维能力开始,逐步拓展到的空间想象、抽象、归纳、演绎等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多层次训练,拓宽孩子思维能力的延展性和弹性,让孩子有独立的思考、判断分析和解决能力。数学阅读可以通过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加工、筛选、整理,经过内化建构成数学方法,是一种进行数学思维建构的有效形式。然而实际生活中,很多人总感到阅读就是语文学科的事,并不能很好地将阅读与数学学科相结合。
        一、数学阅读的概念阐述
        阅读是一个获取信息的过程,通过视觉或者听觉的传输手段将各种形式资料中的文字、图表、符号等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最终传入到大脑中。因此,阅读应当属于一种主动的行为,才能够真正让读者获取到相应的知识,并对阅读的进度、阅读方法和阅读内容进行选择和调整。数学阅读也属于信息获取和心理活动过程,通过对数学公式、数学概念、数学符号、数学专业术语等多种内容进行感知和解读,了解数学概念的深刻含义,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数学阅读与其他阅读不同,属于更加理性的阅读,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对数学阅读内容提出假设,采取合适的方法去证明自己的假设和猜想,进而推动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重视阅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相对于纯理论性知识的灌输,教师更需要给予学生阅读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印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的课程中,教师在情景导入之后,可以让学生先独自阅读书中的例题,以及小数乘整数的推演过程,然后进行提问“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并鼓励学生作答,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给学生充足的阅读空间,打破纯理论性的教学局限,这样能够有效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后续学习,增强教学效果。
        (二)掌握一定的数学阅读方法
        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数学内容包括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法则、数学问题解决等。在这些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通过示范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如何确定重点及关键词语、理解数学语言,如何删减干扰性词语,如何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示范,自己先阅读,引导学生分析关键信息;再举同类例子,让学生通过阅读,抓住重点信息;或者通过学生阅读,给同伴说说自己通过阅读获得的数学信息。在这种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逐渐领会数学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三)齐抓共管,提高全员阅读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阅读兴趣。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通过阅读生活中一些真实而有趣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数学知识,走进数学殿堂。比如:生活中的“节能问题”,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要做到节能必须做到哪几点,然后让学生再阅读的基础上,算一算,达到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目的;又如:日常存款问题,可让学生阅读如何合理存款的资料,从而取得最大收益,财富最大化对学生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再如:超市“打折问题”,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打折方案,采取哪种方案才能享受最大的折扣优惠学生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实战”体验,对生活中数学问题就会深刻理解,利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必定有新的认识。
        (四)加强指导,提升学生阅读效率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促进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例如:在小学六年级下册百分数中利率的课程中,教师先介绍存款的类型、形式,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1页的内容,组织学生对例题4进行讨论.在学生对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1页的表格,并在阅读过程中及时作出指导,促进学生理解课程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五)注重学生的课外数学阅读
        除了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数学阅读训练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在教室建立数学墙报,墙报内容都与数学相关,由小学生搜集、整理,内容可以是故事、知识点、趣味题等。此外,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为学生推荐一些数学读物、介绍一些学习软件,在阅读中,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也可以定期举行数学阅读分享会,让学生有分享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阅读的乐趣。这样学生数学阅读的经验会逐步得到积累,阅读能力自然也会逐步提升。
        结束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重视数学阅读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数学思维逐步递进,反复转化形成内在能力,最终达到提升数学阅读能力和学科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继莲.浅议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才智,2020(21):106-107.
[2]张红梅.浅谈小学教学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54.
[3]苏力.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C].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扬州基础教育学校联盟年会论文集——当代教育评论(第九辑).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9:206-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