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其美央宗
[导读] 所谓微课教学,是指教师通过短小精悍的授课视频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完整、形象地呈现出来。

札达县九年一贯制学校 其美央宗 859600

摘要:所谓微课教学,是指教师通过短小精悍的授课视频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完整、形象地呈现出来。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中导入微课,能够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改变,呈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展现出科学教学的魅力与价值,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章对微课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思考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微课;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
        引言:科学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它能让学生拥有更多自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拥有勇于探索的精神。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微课来进行小学科学教学,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让学生更加喜欢科学这门课程,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最终提高课堂效率。
        一、小学科学教学应用微课的优势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传统教学相比,微课通过互联网平台传输教学信息。教师提前录制好教学内容,通过软件对内容进行剪辑处理,便于通过网络转播。这种教学形式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内容。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能够对课程有一个整体了解。而且微课视频基本上在10分钟以内,学生能时刻保持注意力,有利于学生吸收知识。
        (二)资源共享
        微课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教学手段,突破了传统教学存在的空间限制,让教学资源能够通过网络作为载体实现共享。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微课能够在师生、生生之间实现共享,教师、学生都可以将内容传播给他人,也可以得到别人的分享,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广泛的学习交流环境。
        (三)便于学生学习和交流
        微课主要通过互联网传播,学生通过微信、微博及视频客户端等各种平台,随时随地学习教学内容。而且微课视频处于10分钟内,学生利用课后闲暇时间就能完成预习与复习。通过视频网站,学生还可以互相交流,对课题中的各种难题进行讨论。
        二、基于微课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利用微课平台,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或音频等,便于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养成主动思考、积极动手的学习习惯。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能迅速赢得学生的好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所以教师要合理、科学地运用,以便学生深入理解课堂教学知识,不断丰富知识储备,为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打好基础。



        (二)在科学课前引入微课,帮助学生进行预习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预习工作是尤为重要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如果没有开展预习工作,那么从一开始,课堂的效率就打了折扣。由此可见,预习是讲课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在科学课堂中的学习效率。在讲课之前,科学教师利用微课开展课前预习工作,可以让学生大概了解本节课主要讲述的内容,让学生能更好地抓住本节课的重点。这对学生学习科学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同时,教师利用微课开展课前预习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期待上科学课的心理,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利用微课讲解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科学学科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对于学生的今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科学知识较为复杂、枯燥,若教师始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理解所学内容,长时间下去甚至会丧失学习信心以及兴趣,甚至还会对科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将微课教学应用到科学教学中,能够增强科学教学的趣味性,让科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将固定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讲解,把抽象、复杂的科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从根本上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得到发展,构建出高效的小学科学教学课堂。
        (四)运用微课教学加强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他们在学校还是走向社会时。因此,科学教师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能力,让学生享受到合作的快乐。传统的科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主要是通过系统、细致地讲解来向学生传输科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太过于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微课教学则不然,它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微型课程资源。在微课模式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通过图表、影像、PPT等多元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优化资源教学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学的组织方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通过微课教学实现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目标,将我们的科学课堂资源最大化,还可以让“好学生”带“弱学生”,从而帮助“弱学生”理解掌握,加深巩固“好学生”的学习。例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字”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模式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小组学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结束语
        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教师应合理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加强小学科学教学,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前提下,优化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纪永超.关于微课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中华少年,2019(33):69+72.
[2]刘显平.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9(08):150-151.
[3]林春燕.巧用微课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上),2018(08):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