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冉雪峰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冉雪峰
[导读] 初中时期,学生第一次接触生物这门课程,也是他们第一次懂得生物中的很多知识,而生物这门学科刚好揭示了一些生物的生活环境,生存条件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峰城中学  冉雪峰 636150

摘要:初中时期,学生第一次接触生物这门课程,也是他们第一次懂得生物中的很多知识,而生物这门学科刚好揭示了一些生物的生活环境,生存条件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我认为教师刚好可以利用这个学科的特点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让环保理念贯彻到每一名中学生的心中。近年来,虽然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恶劣的环境也随之而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各个相关部门都应该提倡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对初中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也迫在眉睫。生物这个学科与我们环境的保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教师应该在生物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学生环保意识;培养方法
        引言:现今,要想达成目标,教师要用好生物教材,发现环保资源,从课堂中细微处入手,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感悟到深厚的人文、道德道理,让生物学科在社会发展中彰显其独特的色彩。
        一、初中生物环保的必然性及其价值
        环保是新时代学科教学的根本组成部分,抓住初中阶段学科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指导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时还是生物课程具备的特征。首先,生物这门科学是生态环保的理论根基。生态学指出生物和生物存在的环境存在密切的关联,在整个生态体系中每个食物网中的生物都有着彼此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联系,最终才能让生态系统维持在动态平衡的状态。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生态学的相关内容正好可以给生物环保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其次,生物学的课程为环保提供了一定的教育资源。生物学内容的特点,让初中生物环保充满优势,在具体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也提到过,特别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促使学生正确认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强化学生的环保观念。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带领下,教师要从具体的课程内容出发,认识到不同内容具有的不同环保价值,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道德素养的培养。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巧妙渗透环保,能给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带来积极促进作用。生物教学中包含着不少环保内容以及教育时机,生物教师可基于教材带领学生正确认识与了解自然,培养学生正确的自然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生物道德的素质。另外,带领学生品味生物的本质美以及生命的过程美,可以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初中阶段的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还处在未成熟阶段,迫切需要基于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初中生物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中的自然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师应该根据生物实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目前初中生物教师进行生物教学时,不仅只给他们传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还包括了生物中的实验教学。


这样学生可以在生物理论课堂中认真学习生物的知识,然后在上生物实验课时,学生可以利用做实验的办法检测自己生物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亲眼看到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加深自己对这些理论知识的了解.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个模拟生态环境的实验,让他们可以亲身体会到生态的过程,知道怎样才可以维持生态的平衡关系,哪些物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实验,让学生可以亲眼看到汽车尾气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生活中的垃圾污水可以带来怎样的后果,美好环境的恢复需要怎样的过程,亲自动手做些小盆景等。通过他们的亲自实践,既能培养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也能让他们懂得保护环境是多么重要,多么迫在眉睫,从而养成环保意识.由此看来,生物实验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学校开展生物生态主题活动
        良好的生态教学同时也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开展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学校可进行环保方面的讲座,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热爱生命的良好意识,同时也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生活中我们也随处可见爱护生态的宣传语、广告,比如我们熟知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一定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利用班级板报、宣传栏、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四、了解当下严峻的生态问题
        就目前而言,生态问题刻不容缓。随着科技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我们的地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人均耕地越来越少,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空气污染严重,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导致臭氧层空洞的形成,进而使南极冰川融化……人类的活动正在慢慢改变地球的生态环境,在这种背景下,人类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尽量还以地球“绿水青山”,如:车辆限行、进行垃圾分类等,但这是远远不够的,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通过上网或看电视,密切关注生态时事,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使其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学生要对本地生态环境有理性认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结束语
        总之,初中生物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生态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对学到的文化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国忠.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9(09):224.
[2]刘欣婷.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J].新智慧,2018(11):86.
[3]耿安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刍议[J].考试周刊,2018(09):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