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高初中农村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吴锋
[导读] 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无外乎“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的培养过程”。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清华中学  吴锋  333200

摘要: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无外乎“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的培养过程”。落实到具体的学校教育中,“立德”就是坚持德育先行,把对学生思想道德品格的培养置于学校教育的首位,通过教师正面教育来引导学生、感化学生、激励学生,使其朝着正确人生方向前进;“树人”,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开展适合学生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提高初中农村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农村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策略
        引言:德育是教育之本。德育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初级中学的班主任在这个问题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代的中学班主任身负“立德树人”重任,只有更新教育理念、变革德育方式,才能真正符合新时代中学生的需求,才能真正使德育持续发挥实效。
        一、提升初中班主任对“德育”的认识
        班主任应加强对“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学习,仔细研读国家、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真正认识到自身作为班主任所需要承担的重任,教书是为了“育人”,不仅仅只是教授学习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进一步认识“立德树人”与学科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围绕“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道德教育渗透进学科教育之中。
        二、加强家校合作沟通,帮助家长提升家庭德育效果
        班主任应增强与学生家长的日常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更为全面地对在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扭转一些学生家长对德育的不正确认识,利用学生家长会、线上沟通等方式,对学生家长开展有关道德教育重要性以及家庭德育方法指导的交流会,让学生家长更为理解、配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此外,对学生家长在对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班主任应及时给予帮助。
        三、进行科学评价,树立学生自信
        科学数据表明,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能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有利于其了解自己的长处,进而树立自信。对此我们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建立完好的考核体系,把包括教师在内的具体评价体系在班级内进行展示,从而有效的鼓励学生展开德育行动。教师在建立考核评价时要注意建立相应的一次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让学生从一次评价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自身的做事风格,从而来提高学生的能力。


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不仅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哪些缺点,还能从整体上完善自身。比如,我通常会定期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一个考核和评价。通常会两周时间评价一次,在班会时,班会之前我先以书面评价的方式给予每一个学生以适当的评价,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在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后,我再和学生在班会上交流,以历史故事或者他人事迹来作为探讨内容,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仔细观察学生的语言行为变化,然后根据学生的变化再对学生作以综合性的口头评价,并注意要以表扬为主,以此来坚定学生的语言行为变化,进而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不仅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哪些缺点,还能从整体上完善自身。
        四、班主任发挥自身表率作用
        德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德育的实施关注点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理论知识,而是需要使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和认知能力,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习惯[2]。这些都需要班主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让德育由浅入深地展开。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应先发挥自身表率作用。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会非常关注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并有意识地模仿教师的各种行为方式。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多从行为模式和行为习惯上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向学生传递良好的价值,积极地影响学生,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果。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在逐渐加强,这个时期学生的各种行为模式和习惯也在逐渐养成。在这样的背景下,班主任可以利用自身的言行发挥表率作用,并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加强德育的良好渗透[3]。比如,班级的卫生问题历来是班级管理中的难题。一个班级里有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大家生活习惯各有差异,有些学生的座位周围总会有点垃圾。当笔者发现哪位学生的座位旁有垃圾时,便会走过去捡起来并扔入垃圾桶。渐渐地,学生意识到要注意座位周围的卫生问题,当见到座位旁有垃圾时,就会主动拾起来并扔入垃圾桶。这就是班主任自身言行对学生的正面影响。这种良好的行为表率比班主任口头上要求学生注意卫生所产生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多利用自身的言行将好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传导给学生。这会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并让学生有意识地模仿教师的行为。这样才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成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即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德育教学不断的摸索和创新,构建适合学生德育学习的模式,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不断提升的同时培养其核心素养能力。我们教师在日常每天给学生进行德育知识宣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个人的德育素质,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利军.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思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2.
[2]陈恺.初中班主任德育胜任力的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3]谢越.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J].文学教育(下),2017(01):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