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思考 娄晶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娄晶晶
[导读]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党中央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新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中意义重大。我国传统的高中教育几乎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云南省文山市职业高级中学 娄晶晶 663099

摘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党中央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新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中意义重大。我国传统的高中教育几乎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高中政治课程的设立本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道德修养。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应将立德树人理念渗透到教学实践中,使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与提高学习成绩并重,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政治;教学改革
       引言:高中政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对于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引导,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品格提高及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念,能够从立德树人等角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提升。
        一、立德树人理念对高中政治教学的意义
        高中政治相对来说知识内容比较深奥,并且理论性非常强,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并且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对政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也大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的学科上。实际上,高中政治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德育教育价值,在政治教育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已经成为当前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立德树人是指以德育教育为先开展教学,其中立德是指在德育教育中,通过乐观、积极的教育态度来影响学生,从而将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树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教育方案,达到育人的目的。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渗透到高中政治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同时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促使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的人生道路指明方向。
        二、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途径
        (一)优化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高中政治教材中主要偏理论,部分内容难度较大,单靠文字性的描述对学生来说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学生消化学习内容囫囵吞枣,学习效率较低。实践性的内容很少,难以吸引学生,调动其积极性。新课改的任务之一是需要将教材内容全面审视,编纂适宜,更多的要结合社会时事,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降低难度,使文综性质的政治变得更灵活。除了具备学生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增加实践性项目。融入德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使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格修养和法律意识在学习中得到共鸣。


高中政治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把握知识重点,讲解清楚得当,结合历史时事,挖掘德育素材,加强学生积极健康科学的三观塑造,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优化课堂活动,渗透立德树人理念
        课堂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重要场所,通过优化课堂活动有效渗透立德树人理念,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探究。教师开展高中政治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高端政治学习成绩,还要增强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时树立德育学习观念,强化自身的个人学习能力。教师通过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强化当前教学形式的趣味性。利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渗透课堂活动当中,强化学生在活动当中对于政治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热情。教师也可以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开展教学引导工作,并不断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珍惜课堂学习,并依靠自身的努力,逐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教师也可以在色彩斑斓的文化活动当中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在当前教育教学当中的影响。教师要使学生对于思想政治中的文化形式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探究,并在教学当中渗透教学课件,强化学生的知识探索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学习自信心,使学生通过视频进行学习,了解思想政治当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促进高中学生思想的拓展和延伸,强化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三)创造德育环境,营造德育氛围
        人创造环境并处于环境,环境又会影响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学生不只受学校这个小环境的影响,更多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古人已经预见了规律。所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从周围的环境入手,唤醒学生内心的道德意识。把生活作为材料,加工用于对学生的教育,从文化、经济,政治、历史相关的社会生产实践中挖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订最佳教学计划。高中生思想教育工作比较复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及时观察疏导学生的情绪和心理问题,融入德育价值观。父母更要注意为孩子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培养其德意识,以积极的态度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结束语
        育德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培养,习惯于育德,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学习和生活。教师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结合教材德育资源,创造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再加上学校及家长的指导,辩证统一,学生才能树立良好的德育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清范.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立德树人大局观[J].祖国,2018(23):250-251.
[2]王小波.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J].文理导航(上旬),2018(11):83.
[3]卞建华.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分析[J].科普童话,2018(4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