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向超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向超
[导读] 初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这四个方面。新

秭归县水田坝乡初级中学 向超 443600

摘要:初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这四个方面。新时代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绝不再是应试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要将教学的目光放长远,以促进中学生未来的长久发展和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为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 核心素养 策略
        引言: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对学生的教学模式多采取“灌输式”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多多接受知识,从而提高成绩。但是往往急于求成的结果都是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的真正需求为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一、增强实验课堂的趣味性,助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强大动力,建立趣味实验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改革及深化的要求。趣味的物理实验课堂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疑窦,在兴趣的刺激下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实验之中,激励学生探索实践,揭开实验的神秘面纱,助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实验进程中要发挥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框架。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关于“密度”的内容讲解时,教师可以设置“火山爆发”的趣味实验。准备玻璃缸、冷热水、带盖的瓶子以及少量墨水,经过实验,学生会发现红墨水喷向水面,看上去像火山爆发一样,得出红色热水密度较小会向上升的结论.教师在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开动脑筋,联想类似物件的密度进行比较实验。学生在趣味实验中获得知识,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从实验中找寻新的未知,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关注生活实际,进行创新性设计,打好学生探究能力的基础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长期以来只把实验当作进行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这样做既没能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也没能促使其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现如今,《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我们指明了实验教学的方向。我们除了需要做好明确规定的学生分组实验外还要充分利用实验室和日常生活物品来弥补现有实验的不足,设计出创新实验,特别要增加演示实验,满足学生探究实验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起学生们主动探究
        “合作”一词从古至今都不可或缺,物理实验中存在许多需要动手操作的环节,教师可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们实行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们在实验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们自主合作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观察能力,实验中理解物理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有序地开展物理实验教学。这也是物理教学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通过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获取自己需要的内容,自己总结,从而感悟出概念的本质。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学生只有在自己亲自动了手指摆弄过实验仪器,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如此循环往复,才能更深刻地感受、认识,进而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在此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完善知识结构,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思维主线更富有逻辑性,最终借助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五、注重实验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
        在物理四大核心素养中,其中科学精神是希望通过教师的指引,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理性思维,敢于批判和质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示范,勇于质疑,敢于动手,尊重科学,从科学理性的角度认识和处理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并要求学生对每一个实验环节、操作步骤都能够做到认真、严肃、科学、合理。
        六、注重学生的合理猜想,实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创新源自想象。大胆猜想、合理求证是科学研究的根本需要。牛顿第一定律并非直接由实验得出,其中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至关重要。物理学科以实验为载体得出定律结论,大胆的预测和猜想在学习物理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地位举足轻重。基于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猜想、合理预测是有必要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展学习途径,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让两张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如果压强与流速有关,让学生大胆猜想这两张纸是如何运动的。通过实验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教师可以向学生补充原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结束语
        总之,物理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物理教师要努力拓展学生学习空间,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去保持创新教育的广阔天地,培植学生进行学习研究的热情和提供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勇于革新,把学习与创造、模仿与创新、理性与幻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使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培养出适合现代教育要求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连漪.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4):161-162.
[2]邓健洪.优化实验探究策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33-234.
[3]吴正军.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23):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