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张春鹤
[导读] 在如今社会的推动下,教学的要求也需要日益更新,要培养有创造力,国家需要的人才。

松原市第一高级中学 张春鹤  138000

摘要:在如今社会的推动下,教学的要求也需要日益更新,要培养有创造力,国家需要的人才。在写作教学中,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能力,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创造出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借鉴,框架思维都是一致的,学生写出来的东西也是大同小异,没有一点创新。基于此,以下对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与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应用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应试教育背景下的高考作文教学发生了许多改变,高考作文中出现了自主选题、立意放宽的作文题目.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组织文章结构还是文章末尾对主旨的“升华”,其难度都大幅提升。
        一、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在往年的高考语文作文中会出现素材选择得当、立意新颖但是得分不高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没有做到详略得当,写了很多与文章立意毫无关联的内容。例如,有学生想运用“草船借箭”这一典故,体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其实在写作时只需要将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写出来就行了,但这位学生偏偏将与这个典故有关的所有内容都详细地描述了一遍。阅卷教师会对这么大篇幅的套用素材的作文产生十分不好的初印象。作文素材的运用应该紧紧围绕作文的立意,其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引用”不一样。学生没有必要在正文当中将素材涉及的内容全部描写出来,要学会提炼关键词以及一些有用的信息等。
        二、创设有效作文教学情境
        让学生感受具体的情境是帮助学生感悟作文的有效方法,发散思维的重要途径。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双重要求下,教师要注重为学生营造有效的作文学习环境与氛围。首先,教师在日常的写作课堂上要坚持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生动的作文环境,如向学生展示相关的作文素材、图片、课件或影视影音等,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作文主题的思考,从而帮助他们快速融入教学情境中,并对作文要求作出反应。例如,在教授以时政热点为中心的议论文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相关的新闻视频、图片和音乐等,还可以在课堂中增加作文小游戏,来调动学生的作文情绪,让学生充分发表对作文素材的见解,提高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通过创设作文教学情境的方式,教师能够带领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学习作文方法和进行写作训练。其次,教师还可以在作文教学中开展适宜的游戏活动,如在具体的素材讲解和积累课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个“过关斩将”活动,布置一定的要求让学生进行素材积累比拼,这样学生就能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收获成就感,从而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要灵活多变
        作文素材在高中语文写作中的应用并非只能是原封不动地套用。学生完全可以将作文素材进行灵活地再加工,以更好地应用素材进行写作,使文章更添一分韵味。例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的语文优秀作文中就有这么一篇叫《渺小与不朽》的。文章在开篇写道:“有一位渺小的诗人,历史……‘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这样的开头简练而又有意蕴,最为关键的是利用了《诗经》收录的诗词大都是不知名的诗人所作这一点,引出了“渺小的诗人”与“不朽的精神”,与题目相呼应。该学生在应用素材时不仅关注到了素材的内容,还关注到了与这一素材相关的方方面面,可见其积累素材之丰富,写作基础之扎实,文笔功力之深厚。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运用素材的角度、方法不同,最终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学生在使用素材的时候,要多进行思考,以确定所选择的素材的哪一个方面的内容是自己最需要的,以及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将该素材应用得恰到好处。若将写作比作烹饪,素材就是做料理所需的材料。烹饪时,厨师要通过适当的手法使各种材料相互协调,这样料理的滋味才能达到最佳。写作也是一样的。
        四、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传授写作技巧
        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作为其关键部分,也是作文教学开展的目标。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掌握写作技巧,直接影响着作文写作的质量,同时也关系到学生能力的提升.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语文教师在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注重传授学生正确的写作技巧。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只是单纯为了写作而写作,忽略优质文章的创作,写作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思维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满足核心素养提出的要求。另外,语文教师要发挥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为学生传授更多的写作方法,例如联想、叙述、议论相结合,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抑扬结合等,不同写作技巧之间的结合,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写作效果。
        结束语
        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最好的方式,引导学生喜欢阅读,乐于思考探索,为写作文打好基础。也要提醒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生活、关注新闻,为写好作文找到素材。教师也要认真批改学生作文,找到学生闪光点,并进行表扬,提高学生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金朋.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与应用措施分析[J].中华少年,2020(02):220+223.
[2]唐君.浅谈高中写作素材的有效积累[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9(10):33-35.
[3]白英.浅谈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策略[J].中华辞赋,2018(11):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