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史料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框架构建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姜曼
[导读] 在当前国内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实践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  姜曼  710061

摘要:在当前国内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实践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实践中围绕着史料进行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有深刻的认知与理解,这既是历史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史料;教学模式
        引言:学习历史,阅读历史书籍,提高历史学科的素养是最重要的目的。通过历史知识提高素养、增强历史能力素养、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这是教师教学的目的之所在。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界对历史学科素养愈发重视,在各种历史学科素养当中,史料认证被公认为高中历史学科中最为重要的素养之一。因此,本文对高中历史课史料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框架进行研究,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选择合适的历史资料
        史料可以分为有考古学意义的史料和有文献价值的史料,但多数学者对史料进行了细化,将其划分为文字、口述、实物以及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史料。虽然对史料的划分标准以及内容等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整体而言,史料类型具有多样性。在日常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通常仅利用文字史料与图表史料,如果史料教学方法的具体呈现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则会对学生认知有所影响。相反,如果课堂形式非常机械、乏味,则恐怕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为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然后从多个视角着手去精选史料,并且保证所选史料的代表性或者与主流观点相符的佐证史料。甄别以及选取材料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保证史料本身的完整性,并且注明其具体的出处。史料的选择应当尽可能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准确区分史料真伪,在材料选择时应当尽可能利用客观真实的史料,这也是第一手史料,是史与实鉴别的关键。为此,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教学实践中应当不断学习,全面了解和把握当前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提高个人的学科素养,借助史料创新课程教学情境,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观。
        二、小组合作研究史料,提升学生合作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史料的价值,通过史料来进行教学,因为史料是历史教学的核心,是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史料,我们可以全面地对历史进行阐述。在教学中,我们把学生进行分组,一方面培植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一方面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分组活动中,也培养了他们讨论的能力,随着学习效果的不断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他们也能从各方面正确地认识了历史学习的价值,养成了实证和理性的态度.现在信息发达,上网很方便,鼓励学生多上网查阅资料,以此扩大学生的历史信息量。他们的判断思维也得到了培养和提升。通过史料,设计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历史的热情,让他们拥有学习历史的成就感。
        三、合理设计问题,对学生进行教学提问
        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设计合适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并且保证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传统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相关知识内容的讲解,忽略了师生之间的必要沟通与交流,以致于教学难见成效。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效果,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对史料深入阅读及理解。在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他们对史料的提问水平,并且将课堂教学有效转化成师生之间的互动,采取双向教学的动态模式。在课堂问题设计时应当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免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内容失去兴趣。如果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就会缺乏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必要性,当然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综合考量以后,应当注意问题的引导性,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史料和深入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培养他们的史料实证意识以及素养。
        四、解析历史材料题,提升学生解题效率
        教学历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对史料的阅读能力。之后通过阅读,提升对史料的分析能力。我们教师本身要深入史料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辩证地选取历史资料,树立明确的教学目的,结合教学的内容,提高问题实效性。让学生切莫死记硬背,而是让他们找到最好的学习方法和解析方法。解析历史材料题,一定要明确解题思路,努力提升解题准确率,在学习中,不忽略任何的学习细节,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要认真仔细,深入教材内容,发挥史料的实证作用。教师在解析材料题目时,不仅需要解释材料内容,还要让学生联想所学知识,促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题,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结束语
        史料具有历史性、真实性以及独立性,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不能死记硬背知识,而应当以史为鉴和明智,将史料作为教材内容的延伸,以此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力杰.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史料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237.
[2]焦青.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探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8.
[3]桑江红.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