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岩罕冯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岩罕冯
[导读] 当下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学生的身体素质在逐年降低,肥胖率逐年提高,学生的身体免疫力每况愈下,经常出现大范围的感冒、咳嗽等症状。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满中心小学   岩罕冯  666300

摘要:当下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学生的身体素质在逐年降低,肥胖率逐年提高,学生的身体免疫力每况愈下,经常出现大范围的感冒、咳嗽等症状。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差。因此,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体质的主要方法。
关键字:小学体育;课外活动;现状
        引言: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身体强健、心理健康、有自主的锻炼习惯的人。目前,小学体育课虽然有增多的趋势,但是,仅仅凭借在学校一周几节的体育课想要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外活动就成了体育课的补充。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体质,还可以巩固体育课上所学到的体育技能,促使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课间操理应是学校必须开展的活动,但是有部分学校并没有开展,尤其是农村小学,由于缺少体育教师或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对于课间操经常忽视,认为课间操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进而导致学生缺少锻炼的机会,长此以往,将形成恶性循环,对于体育锻炼越来越淡化。部分学校运动场地少、运动器材严重短缺,也是造成学生缺少课外活动的客观因素。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经费少,对于课外体育活动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由于场地小、缺少让学生感兴趣的器材,学生本身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也会降低,学生的锻炼越来越少,身体素质就越来越差,时间久了必定会造成学生的体质下降。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体质,实现体育教学目的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学生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为学校选择各个项目的运动员提供帮助与支持。根据调查发现,因为学校疏忽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安排与布置,造成学生普遍身体素质下滑以外,也造成学校各个项目运动队成绩低、状态差的现象。
        二、应对措施
        (一)加强对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研讨
        课堂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而课外体育活动就是对体育课一个很好的补充,也是促进学校体育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和有效形式。只有从思想上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解读,才能在现实活动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才能促进学生朝着积极的方面健康卓越的成长。
        (二)制定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的计划
        首先,按规定上好体育课,其次,在上好体育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等在学校场地允许的范围内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学生自愿结组,自己选择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组织活动.学校可以定期举行各类项目的比赛,通过比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三)课堂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必须有适当的衔接
        体育课上学生们学到的技能能够用于课外体育活动当中,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发的新技能又能为上好体育课提供合理的帮助,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运动技术的了解,并可为以后长期从事体育活动夯实基础。
        (四)了解学生特点和特长
        学校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时要仔细的观察、了解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专业特长,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既能调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又能引导有特长的学生带动其他同学共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这样一来,整个班级甚至整个学校就能创造出一个积极、良好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氛围,为增强学生体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创新体育课堂教学资源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小学生最终教学成效,是需要小学教师引起重视的关键环节。在新时代下,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给学生营造一个全新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带去更多的拓展机会。创新体育课堂教学资源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利用课堂科技手段,展开生动、形象的教学,告别传统口头教学。这主要应用在学生的室内体育理论教学中,向学生展示体育项目技巧,丰富的画面、生动的讲解,加强学生的体育理论基础建设,还可以在课堂内加入一些优秀运动健将成长史影视资料,通过向学生的展示过程,加强学生的体育精神,增强学生的坚韧性格,有助于后期体育实践教学顺利展开。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应利用学校资源,积极与其他学校或校外运动馆、健身场所达成有效合作,在器械提供方面和竞赛组织方面增强学生的拓展机会,在与其他学校学生竞赛中,逐渐增强本校学生体育技能,在竞争中也培养了双方友谊,做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体育课堂教学资源的创新,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学体育的向前发展,为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保障。
        (六)应加强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
        为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创设平台、投入资金、添置设备等,满足体育教师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硬件设施。另外学校应制订出经常开展体育活动的方案,便于进一步实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水平持续攀升的基础上,用创新教学方法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仍然有必要。创新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还极大地加强了小学生锻炼成效,间接地帮助体育教师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好处显而易见。为了更好地将创新方法发挥最大效率,需要体育教师积极培养自身创新意识,积极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正视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小学生培养,真正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译方,丰庆豹.高参小项目课外体育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SWOT分析[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9:5871-5873.
[2]周金娣.广州市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9.
[3]张喜娜.聊城市农村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行为特征及促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