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弱化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张大维
[导读] 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化学内容包含许多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徐庙中学 张大维 231153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化学内容包含许多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实验前要准备一些实验器材,例如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等,还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受到伤害。因此,农村中学的教育工作者们可以通过已有的资源,开展化学实验课。基于此,本文章对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弱化的思考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弱化原因;方法
        引言:初中化学教授知识的方法是通过种类繁多的化学实验,让学生达到深刻记忆化学知识的目的。目前,化学实验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还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创新,只有如此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教育需求。由于化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知识和巩固化学概念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提高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一、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弱化的原因
        不同于其他学科,化学极为注重实践,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很多化学初中教师仍旧局限于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模式当中,很少会开展相关化学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实操的机会并不多,对其学习思维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在化学实验的开展过程中,学生没有从教师处获得大量的学习机会,教师往往会选择直接告知学生有关实验的条件、过程以及结果,对学生的主观学习有所忽略。有的教师受到了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太过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忽视了实验教学,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学生难以从中获取相关知识和经验。因此,针对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照本宣科等问题,教师有必要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顺利完成相关教学任务。
        二、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一)详细讲解实验过程和实验仪器注意事项
        教师在实验开始之前要注意详细讲解实验过程和实验仪器的注意事项,要确保学生完全了解才能够进行接下来的实验。例如,在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教师要强调以下事项:(1)酒精灯火焰上要加上网罩,提高火焰的温度;(2)刚开始加热时试管内空气膨胀逸出,此时碳和氧化铜未反应,没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石灰水不会变浑浊;(3)碳和氧化铜反应能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现象应该是固体由黑色逐渐变红;(4)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5)试管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6)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石灰水中移出,后撤去酒精灯;(7)酒精灯火焰上加一网罩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8)加热前先预热后加热;(9)冷却后再打开,防止还原的铜又被空气氧化。这些注意事项要学生能够牢牢记住,才能够确保实验顺利地进行。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实验
        现阶段,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一般都是由教师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然后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受限于学校的师资资源,教师还无法做到对每位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及时的评价和纠错,这就会导致某些时候化学实验的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不能从实验中观察到正确的实验现象,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果;而且部分学校存在教学经费不足的问题,这就使得化学实验室中可用材料和设备可能不足,而在初中化学教材中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实验还是比较多的,有些化学实验比较特殊,需要通过一个比较长的反应时间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得到实验结果。所以这些实验如果进行实际操作是不现实的。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究造成铁生锈的原因和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能加快铁生锈的速度时,就可以采取以多媒体技术演示实验过程,从而更为理想地为学生展示实验中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现象,达到良好效果。初中化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也可以在网上找一些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的实验视频播放,从而提升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三)完善学生的实验习惯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分组实验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有时会因课堂氛围过于活跃、喧嚣,使教师不能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和仪器使用是否合理,所以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对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意义。在学生进行实验前,教师应让学生画出操作流程中的重点,让学生在熟悉操作流程后再进行实验,从而正确使用和操作仪器。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目的进行探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让学生养成勤思考的实验习惯。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的巩固,从而养成善于总结实验成果的习惯。
        (四)突破原有教学观念,促进实验教学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一个很大的限制性因素就是教师的原有教育观念。这就要求教师们在观念上突破原有的教学观念,认识到实验和理论是同等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多为学生设计一些与实验相关的项目,在课堂的引入过程中,可以为学生通过实验来具体、直观的展示某个化学现象。要规划好课堂时间,既要注重实践,又要让学生积极做好笔记的记录和整合,从而促进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和学习化学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不要墨守成规,要积极进行改革创新,并探究新的化学实验教学手段,从而在让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适当提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从而教出一批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也为学生未来的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红胜.新课程改革下的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新课程(中),2019(10):24.
[2]刘梅英.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19(83):146-147.
[3]杨晓晓.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新课程(中),2019(07):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