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中情景教育的创设与实践 张芙蓉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张芙蓉
[导读] 就小学生来看,该阶段的学习是他们形成思维意识和审美意识的关键时期,所以美术教学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重庆市綦江区永乐小学 张芙蓉 401420

摘要:就小学生来看,该阶段的学习是他们形成思维意识和审美意识的关键时期,所以美术教学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所说的美术核心素养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美术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而且不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所以在这一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要想办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情景教学”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美术课堂中情景教育的创设与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情景教育;创设;实践
        引言:情境的创设是一种心理场的营造,可起到激发动机、驱动情感、暗示诱导、引发移情、加深体验的作用.小学生进入各种有趣、生动的情境后,很容易调动大脑皮层中的优势兴奋中心,激起强烈的创造动机和积极情绪,从而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美术活动中去,认真地观察,深入地体验,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充分的想象和创造,产生各种有创造性的想法和构思,进而创作出本真且意想不到的优秀作品。
        一、情景教学法的含义、特征、意义
        情境教学法是当下各门学科都尤其注重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法即是指教师基于教材内容,在课堂中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使他们在思想、思维上都产生共鸣,以及情感体验得到丰富。情境教学法相比传统的教学具有更强的生动形象性,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美术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可使他们对该学科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愿意自主的探究美术;其次,情境教学法的情感体验尤其丰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情感上得到共鸣。此一特点可使同学们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使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得到转变和丰富;最后,情境教学法尤其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因此在课堂中更多的是快乐。就情境教学法寓教于乐此一特征,可使同学们提高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使同学们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美术学习。因此,情境教学法的优点是较多的,美术教师应当注重利用情境教学法,提高美术教学实效,使同学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思维,在情感上也得到丰富。
        二、小学美术课堂中情境教育的创设与实践
        (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导用学生本真的眼睛去发现
        喜爱游戏是儿童时期与生俱来的本能。儿童在游戏中快乐、自在、和谐,全身心投入,以至忘我,迸发出勃勃生气和创造力。美术教学最终目的是学会审美,运用学到的技法和发现美的能力来为有品位生活服务的,游戏的植入和材料的运用是更好的解决让孩子在难度面前直观解决艺术观察方法和技巧问题。


学会观察、学会理解、学会比较、学会去分析物体才是我们要孩子真正领会的东西。而这领会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教师须珍视儿童因为游戏生成的情绪,因势利导,让孩子在渲染着趣味的学习环境氛围中,进一步生成学习的内驱力。
       (二)教师应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情景教学
        在当前的社会中,人们已经普遍应用了网络信息技术,并使其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了多媒体技术,而且,在当前的教育发展中,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就美术这门学科来讲,其艺术特征非常明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对图像的识别能力。为此,在日常的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作用,为学生们播放形象的图片。虽然只是简单的播放一些图片,但是对于教学方式而言,却做出了很大的改变。小学美术课程中,差不多每一章节中都会编排相关的图片,但是因为美术的教学课时比较少,所以教材图片很少,并且图片比较小。从某称程度上来看,任何美术作品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为了帮助学生们扩大识图的范围,促使他们读图能力的提升,小学美术教师应该积极构建教学情境。
        (三)创设可交流互动的美术教学情景
        教师应当注重创设可交流互动的美术教学情境,由于小学生比较喜欢交流和讨论。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到可交流讨论的美术教学情境中,可有效激发同学们美术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互动的情境中探索美术知识。这对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来说,不仅可使他们在情境中更多的与老师同学交流,同时也可培养他们良好的注意力。首先,教师可开展交流活动,例如引导学生分学习小组,一同探讨美术知识。通过活动可使同学们提高美术学习热情,并在讨论的过程中,自主探究美术知识,有效地提高观察能力;其次,教师也可在课堂中积极的进行提问,通过提问,可使同学们减少课堂分神的频率,可使同学们更加愿意集中注意力于教师的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有效性。总而言之,教师应当积极创设可交流互动的美术教学情境,使同学们能够在互动的过程中发现美术学习乐趣,并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意识。
        结束语
        总之,美术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方法很多,科学、合理的运用才能因地制宜发挥最佳课堂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带入情境不是目的,在儿童进入情境后,要充分利用儿童的感受、情绪,来帮助其理解绘画技巧和语言,使学生在其中真正的得到收获。同时我们也要防止表面轰轰烈烈的课堂假象,警惕表面的热闹,要始终遵循情境教学最优化的两条标准“效率要高,耗费要低”。
参考文献
[1]陈诚.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策略[J].名师在线,2019(31):82-83.
[2]朱思齐.小学美术课堂导入阶段情境创设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0):146-147.
[3]陈怡涵.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的情境教学对策[J].新课程(中),2019(10):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