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游戏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尹丽珍
[导读] 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相融合,使幼儿快乐而有意义的玩中学,学中玩,是对当前学前教育规范办学积极的回应。

井冈山市保育院  尹丽珍  343600

摘要: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相融合,使幼儿快乐而有意义的玩中学,学中玩,是对当前学前教育规范办学积极的回应。幼儿园美术课程的价值在于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用幼儿独特的笔触来表现和创造生活,非生硬的美术技能技法的传授与反复训练,美术课程的游戏化有助激发幼儿感受与创作兴趣,保护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萌芽。基于此,以下对幼儿园美术教育游戏化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游戏化;策略
        引言:新时期下的幼儿教育,重视的是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对幼儿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全面促进幼儿思维、品质的发展,为幼儿后续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基础。美术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创意美术,对于挖掘幼儿的学习潜力、拓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幼儿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综合、均衡发展,是幼儿园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指导游戏化
        美术创作指导中教师选择游戏性的语言,适合幼儿直觉行动性思维,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鼓励代替生硬的说教,指导更加鼓舞幼儿对艺术创作的信心。比如撕贴画过程中,有的幼儿撕出的图形规矩,也不知如何拼摆,有经验的教师鼓励道“好长的一列火车哦,来贴好,再用画笔把它们连接起来。”幼儿从起初的沮丧变成欣喜,感受到老师赞许的温暖。有的孩子苛求完美,总是对作品改了又改,始终不满意,但又没有标准,曾有位老师举起手机提醒幼儿注意iPhone logo,说道“没关系,就像这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全世界许多人喜欢它。”轻松地让幼儿接受,世界上有一种美,叫做不完美。
        二、丰富游戏化美术材料
        美术活动要想顺利进行,幼儿园教师还应当丰富美术材料,也要确保美术活动具备游戏化特点,这样才可以满足大部分幼儿的学习需求。本身幼儿教育阶段的孩童注意力就不易集中,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干扰,而出现溜号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都将影响着教学活动质量的提升,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游戏化美术材料来吸引幼儿注意力,使他们能够紧跟自己进行相关作品创作。当然也可以借助事先准备好的工具辅助教学,为幼儿不断地创造出惊喜,进一步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比如,为了让幼儿感受到四季的不同,就可以为其准备色彩不同的材料让他们进行创作,通过进行游戏化的美术活动,能够让其灵活运用美术材料进行创作,绘画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作品。


当然,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也要加强教育指导,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游戏化的美术活动中来,并从活动中掌握大量的绘画技巧,且借助游戏化的美术活动,让每一个幼儿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最后,大幅度实现提高幼儿园美术活动教学质量。
        三、技能游戏化
        美术活动中确实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美术技能,如撕、贴、剪、捏等等,但枯燥的训练可能扼杀幼儿艺术美的萌芽,而根据幼儿年龄可接受范围有效地将技能转化为游戏,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技能未尝不可。比如:小班幼儿学习团圆压扁的技能,设置游戏饼干加工坊,色彩鲜艳的橡皮泥在幼儿手中反复团圆、压扁,变成一盘盘秀色可餐的小点心,幼儿津津乐道。又如大班幼儿学习对称剪纸,教师设置剪窗花、设计房子、服装设计等等游戏情景,5到6岁的幼儿把游戏当做工作来完成,无形中又快乐自主地练习了技能。
       四、丰富创意美术的表现形式
        幼儿美术教学并不只是传授绘画知识,美术的表现形式是非常丰富和多元化的。学前教育中,老师要尽可能地拓展美术教学的范畴,比如增加手工、泥塑等手工作品的制作,组织幼儿一起参观美术馆,开展创意美术比赛。丰富多彩的创意美术会打破幼儿对美术课的传统印象,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美术的趣味性。老师还可以在创意美术教学中融入音乐、游戏和故事,充分激发幼儿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丰富幼儿的内心情感,通过手印、剪纸、涂鸦、借物拓画、粘贴画、手工制作等创意美术教学形式,引导幼儿自由、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获得知识与快乐。与教学活动息息相关的还有教学评价,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不应该设置统一的标准,否则会限制幼儿的创造力,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表达,不应用专业的绘画技巧来评价幼儿的作品,多给予幼儿鼓励、表扬和肯定,引导幼儿从其他小伙伴的作品中发掘优点来弥补自己创作中的不足之处。
        结束语
        在进行幼儿美术活动教学时,应当结合幼儿身心特点来展开教育指导,并制定可行的教育指导方案,这样才能够满足大部分幼儿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要确保美术活动具备游戏化特点,以便于增强幼儿的绘画自信心,可以说游戏已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之一,教师应当将其渗透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确保每一个孩童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且提高创新能力、绘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梅娟.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探研[J].当代家庭教育,2020(03):55.
[2]陈爱军.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游戏化教学策略[J].家长,2019(03):126+128.
[3]黄宇佳.关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游戏化探讨[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509-15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