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周瑞梅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周瑞梅
[导读] 初中物理主要是围绕抽象的概念、有趣的实验、严谨的公式、物理推理等板块来开展,传统板书教学、实验演示等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全新的教学需求,微课凭借其自身优势受到了很多物理教师的关注。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学校  周瑞梅   572700

摘要:初中物理主要是围绕抽象的概念、有趣的实验、严谨的公式、物理推理等板块来开展,传统板书教学、实验演示等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全新的教学需求,微课凭借其自身优势受到了很多物理教师的关注。基于此,本文章对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应用
        引言:在初中教学中,物理学科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初中物理学科进行有效的教学探究,是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开展的重要工作。基于微课的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微课教学,顾名思义是指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短小精悍的知识点讲解视频。对某一知识点进行细致的讲解,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一、微课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也被称为微课程,是微视频网络的缩写。是指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碎片化教学内容、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它是一种场景在线视频课程资料,支持微教学视频作为最主要的载体,并支持某种知识点或某一个题目的教育环节中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这样就能知道,物理微课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的微课。
        (二)微课特点
        微课具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一般情况下,视频播放时长在7分钟左右,即便是内容较多,也不超过10分钟。第二,选题内容相对较少。一般微课所选内容大多为某一个知识点。以初中物理为例,可以选择一个原理或一个实验过程作为微课的主题。第三,资源容量较少,内容精练。第四,资源构成“情景化”。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可以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案例化教学情景中学习。第五,创作灵活,制作容易。每个教师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和发布者。
        二、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自主设计微课导学案,做好课前预习
        很多学生的物理预习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调,只是按照教师的指示,找出本节课的物理概念和相关公式,解答预习问题,这种单调、呆板的课前指导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指导也不够深入。物理教师应该利用微课制作导学案,让微课去指导学生的新课预习。微课比文字、习题等更加直观,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在教师的带领下高效预习。


例如,教师在教授“声的利用”这一课时,可以这样来设计微课导学案,截取医院B超和彩超视频、海上声呐工作视频等片段,在视频中讲解次声波和超声波概念,了解这两种声波的运用原理.这样的概念教学要比传统的死记硬背要有效,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学生可以顺着微课中介绍的运用进行探究,尝试利用本节课的知识解释超声波B超的工作原理,画出简单的声波传播示意图,真正站在物理学视角分析问题,从而达到高效预习的目的。
        (二)利用微课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利用微课为学生组织开展反转课堂教学,能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在实际的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学习小组。教师可为学生布置某一知识点的探究学习作业,让学生自主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微课视频。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反转课堂教学,让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通过开展反转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初中物理学科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借助微课加深对物理实验的认识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物理学家为人们留下了以科学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方法及科学精神。初中物理作为物理科学的启蒙阶段,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物理综合能力。但有些教师没有给予物理实验足够的重视,原因在于物理实验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有些实验过于复杂很难完成,有些实验甚至具有危险性不宜在课堂上做,还有些可能涉及到实验器材不全,等等。而借助于微课,就可以避免这方面的不足。
       (四)通过微课促进主动学习
        通过微课,学生课前学习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看书预习。在传统预习环节,教师一般不做引导,学生无目的地看书,预习基本无实质性的效果。利用微课,学生的课前学习是在教师教学任务单导学下完成学习内容,而且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是一一对应的。学生只要完成学习内容就能达成学习目标,并且在课前测试环节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的课前学习方式变得主动、独立、独特。在自主学习中,学生会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和教师在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中预告的问题,使得学生的课前学习方式又有问题性。课堂上,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逐步得出实验结论,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体验性,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得出结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生成性,交互性。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会更多地融入初中物理教学,越来越多的人会接受这种教课形式,微课走进初中物理课堂俨然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分析微课程应用的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将对教学改革、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也能使学生更加了解物理,激发初中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杨爱霞.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试题与研究,2019(36):48.
[2]王荣贞.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140.
[3]赵芳.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2019(10):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