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浅谈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张恒
[导读] 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有助于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的顺利实施。

天津市南开大学  张恒 300071

摘要: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有助于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的顺利实施。本文重点探讨了推进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应的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策略。
关键词:企业登记注册;政府行政管理;创新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是我国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主动适应国内外严峻形势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我国工商部门以及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落实中央指示精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特别是推出了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制度,为企业以及群众办事带来了巨大便利,优化了营商环境,促使我国新登记市场主体快速增长[1]。在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制度下,政府行政管理方式也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水平。
        1.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取得成效分析
        为了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制度的指示精神,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的准入环境和经营环境,内蒙古工商部门以及市场监管部门先后推出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简易注销制度、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制度以及企业名称管理改革制度等,对于营商环境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面,除了27个特殊行业以外,对注册资本不再进行最低限制,同时对于出资比例以及出资期限也不再进行限制,申请人不用提交验资报告,有效提升了企业办事效率.在证照合一制度改革方面,为了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均能够享受到国家政策改革红利,内蒙古自治区在传统三证合一和五证合一的基础上,于2017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二十一证合一制度,为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参与经营活动带来了巨大便利,有效缩短了申请周期。对于手续齐全的申请人可以实现当日办结,立等可取。在先照后证改革方面,内蒙古自治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下放以及改为后置的审批事项,将15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显著缩短了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开展经营活动的时间。关于简易注销改革方面,内蒙古自治区于2016年在呼和浩特市开展简易注销试点,通过对试点经验进行总结,内蒙古自治区于2017年3月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实施简易注销政策,极大的简化了注销程序,降低了企业退出难度,对于短时间内快速盘活市场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关于电子营业执照改革方面,内蒙古自治区于2015年12月在赤峰市发放了第1张电子营业执照,于2017年在赤峰市开展工商户全程电子化试点工作,并于该年4月发放了第1张个体工商户电子营业执照。2018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实施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关于经营场所登记改革方面,内蒙古自治区于2016年颁布了《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规定》,关于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问题进行了明确表述,对于释放场地资源和降低创业者成本具有积极意义。
        整体来说,商事制度改革可以显著降低市场主体的制度性成本,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力。因此商事制度改革催生了大量市场主体,对于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推进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1商事登记立法不完备
        整体来说目前我国关于商事登记立法较为分散,没有进行统一的商事登记立法。我国商业登记立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关于企业登记的立法和关于个体工商户登记的立法。在企业登记立法方面,包括企业法人登记的一般性法规和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特别法规,既有专门的登记立法,也在《公司法》以及《个人独资企业法》等实体法中关于登记问题进行了描述。从法律阶位进行分析,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以及部门规章等共同形成了我国登记立法的主要依据,这对于商事登记立法的应有权威具有直接影响。由于商事登记立法较为分散,因此很容易造成不同法规中关于商事登记的重复、较差以及矛盾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制定一部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商事主体的商事登记法,为我国商事登记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明确可靠的法律依据。
        2.2先照后证改革后监管职责不明确
        在我国商事制度改革中先照后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先照后证改革将前置变为后置,虽然提高了商事主体的办事效率,但是在证和照的衔接上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在取得营业执照之后关于许可证办理期限问题以及职责边界问题等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进行明确。同时许可部门对于正在审批过程中或者不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并未将其信息告知工商部门以及市场监管部门,从而导致证照之间并未实现完全闭合。此外,关于申请人多长时间可以获得许可证,在没有行政许可的情况下哪些底线不能触碰等均没有进行明确规定[2]。


在这种情况下,先照后证改革后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法律约束或者风险防控,将可能在证照衔接过程中产生潜在风险。
         2.3 社会组织管理相关法律体系滞后
        基于市场经济发展成熟国家的经验,市场主体在宽进之后,必要进行严管。除了通过国家政府的强制监管力量外,还必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市场发展中的规范和引导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关于社会组织的概念、职能、权责以及管理体制等问题均没有通过法律的形式进行明确界定,进而导致我国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小、散以及乱等问题,难以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4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我国商事制度改革与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交叉进行,关于放管结合以及优化服务等各项工作均需要基层部门进行落实。在基层工商所改为市场监管所之后,需要对质量监管、工商行政管理以及食品药品监管等多项工作进行负责。但是目前我国基层执法人员通常存在年龄大、学历低、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市场主体的监管能力。因此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来不断提升基层一线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效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市场监管的需求。
        3.促进商事制度改革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
        3.1转变传统行政管理理念和方式
        政府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应该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服务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力。首先要加强政务公开,一方面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及时了解政府的相关政务信息,从而更好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另一方面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政府行政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其次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具有传统行政管理模式所不具备的显著优势,其在行政管理工作开展中通过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比如数字化设备以及云空间等,可以实现对政务信息更加快捷高效的管理,显著提升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再次行政管理相关部门优化完善政府政策的公开审核制度和评议制度等,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放在绝对优先位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3.2加强顶层设计
        首先从法律角度进行考虑,应该制定一部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主体的商事登记法,为商事登记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其次加强大市场监管,大市场监管有助于精简行政管理机构,便于国家宏观调控,提升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市场监管过程中应该遵循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有效平衡政府与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能够真正满足市场以及社会需求的精简高效的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再次市场监管逐渐实现由行政监管向信用监管转变,在监管手段以及措施上逐渐采用信息化技术取代传统的人工方式,在监管方式上由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巡查取代传统的盲目巡查,进而有效转变传统市场监管的被动性,显著提升市场监管质量和效率[3]。
        3.3加强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工作培训宣传
        在网络信息时代,企业在发展中呈现出新的特点,包括拆分重组快、流动快以及转型快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登记注册也应该与时俱进,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这些特点,既应该为企业注册成立提供便利化,还应该为企业变更、迁移以及注销提供便利化。首先应该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宣传,让社会公众以及市场主体能够全面系统深刻了解政府改革的深层含义,从而在具体工作开展中能够做出科学合理选择。其次应该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集中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等多种方式促使行政管理人员更为准确的把握改革相关政策的精髓,从而可以更为科学合理的处理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更好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登记便利化改革为商事主体办事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显著 优化了国内市场环境,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企业登记便利化改革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也应该基于时代特点做出相应的优化和调节,更好促进企业登记便利化改革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熊茂平. 坚持问题导向 狠抓任务落实全面深化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J]. 工商行政管理, 2018(2):14-16.
[2]洪海. 企业注册便利化的实践路径探究[J]. 工商行政管理, 2018(4):27-28.
[3]无[1]. 服务企业问题研究——对浦东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相关问题的研究[J]. 浦东开发, 2019(5):50-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