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丁刚毅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11期   作者:丁刚毅 王晨云 许浩煜
[导读] 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结合海绵城市的内涵对建筑给排水进行优化设计,能够起到更好的设计效果。文章通过对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丁刚毅  王晨云  许浩煜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结合海绵城市的内涵对建筑给排水进行优化设计,能够起到更好的设计效果。文章通过对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海绵理念;给排水;建筑设计
       
        引言
        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国建筑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城市中的各种建筑物也得以不断林立。对于建筑物而言,其能否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要,不仅在于其自身的建设质量,更重要的是需要对建筑功能进行合理的设计,以确保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中的各方面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给排水系统便是建筑物中的重要组成系统,其能否得到合理的设计,对住户的生活居住使用产生着很大影响。
        1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重要性
        该发展理论的提出,是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与资源整合配置不协调形势下产生的,该理论主要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上为着眼点,通过基础设施来实现城市中水资源的有效管理,进而达到水资源的最大利用率。通常来说,基础设施包括路面、城市绿化带、雨水管道等组成,通过城市中的可渗透路面,能够快速有效的将雨水渗漏到低下的雨水管道中,减少城市积水的同时,雨水得到蓄积。再通过地下雨水管道系统将雨水集中输送、沉淀、处理等环节,能够将雨水资源有效蓄积和再利用,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以及逐渐匮乏的水资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当前基本国情的影响作用下,该理论在城市给排水中的应用,能够起到化解矛盾、促进发展的作用。建筑行业也应该按照建筑物需求进行理论知识的应用,比如将雨水资源通过小区绿化带和渗水路面进行搜集,并将搜集的雨水进行蓄积,用于小区绿化浇水,再有可将建筑物内部污水进行分类处理,处理后的污水也可利用到建筑物内部使用。市政水系统主要蓄积城市中的雨水资源,但并不能将城市全部区域进行无死角的搜集。因此,作为建筑行业的建设单位,有义务和责任对建筑物进行规划和设计,实现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2当前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首先,排水系统的问题分析。当前的建筑排水系统中,存在一定的水资源浪费问题,需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改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管道配件问题,管道配件多而且比较复杂,渗漏是最主要存在的问题;第二,管材问题。管材材质选型不合理可能产生这方面问题。排水系统的问题主要是渗漏问题。渗漏问题会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因为排水系统管道处于地下,难以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在设计中必须重视渗漏易发节点处的处理,并且贯彻环保节能理念。其次,给水系统的问题分析。当前的给水系统设计中,存在材料材质选择的问题。在设计中,不仅需要考虑造价,还需要考虑到性能等等参数。在给水系统设计中,要考虑外型美观、施工简便和给水畅通,还要避免运行中的噪声污染问题。一些建筑中有时会出现给水管压力不均匀的问题,导致一些用户在高峰期用水困难,而且压力过大可能产生一定的噪声。
        3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3.1确定科学的用水方式
        首先,要借助市政管网的压力直接进行供水,并对不同区域的水压进行平衡;其次,可以借助并联给水的方式,进行水泵分区,从而确保少操作减压阀,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和优化,将减压作为节水节能的重要措施,从源头上出发,减少用水点的出水压力;再次,生活水池的位置要科学设置,一般来讲要减小设置的深度,从而确保水泵的提升高度控制在合理范围。

最后,在供水方式的选择上,可以选用水池-水泵-水箱的方式,这样能很大程度确保系统正常使用的同时减少浪费,并选择节水性能较好的器具,质量过硬的配水器具,确保系统的质量,还要充分借助变频调速泵组供水等,多使用变频变压等给水方式,设置接近水泵运行的限制值。此外,结合建筑物的实际需求,如果需要两台及以上的水泵时,可以将不同大小的水泵进行搭配。
        3.2排水设置与防水处理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卫生间的排水与防水功能至关重要,在卫生间排水管设计时,应结合卫生间的大小和管道走向来确保其排水与防水功能的合理设计。在铺设卫生间管道前,需要做一层防水,然后进行蓄水试验来检查是否漏水,待蓄水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填坑,然后再进行一次防水处理,最后在进行地面铺设。在选择排水管道的管径时,需以管道用途及铺设地点为依据。如果建筑物的层数低于30层,则其立管型号应以DN100或DN150为主,如建筑物层数超过30层,或是属于商业、公共、医疗建筑,则其立管型号应以DN125或DN150为主。在结合排水管道的铺设位置的同时,依据其水流速度来确定排水管管径。
        3.3改善热水供应系统
        城市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热水供应系统的质量也备受关注。当前,很多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在使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热水阀门打开后,不能及时获取需要的温度,会先放掉大量的冷水后才能正常使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房屋建筑集中热系统供应中,要从全局出发,考虑系统的节水性能和工程建设的成本,结合建筑的性能、标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确定支管循环或立管循环方式,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3.4通过设计,合理控制水压压力
        在给排水设计工程中,合适的水压选择尤为关键。在具体设计中,需要尽可能控制水压,避免因为水压问题导致配件损坏。在输送流程中,即便是落实针对性承压情况测量,也可能因为水流动导致压力失控问题,因此需要在设计中杜绝相关问题。同时,如果过分降低水压,把水压降低到很小的数值,不仅会影响实际给排水能力,还会产生暗自流水的不足。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水压,结合实际状况,对建筑居民使用水的需求进行统计和调研,进而对比和分析用水量和输水量,通过控制水压节约水资源。另外,需要合理使用减压阀,这样可以合理控制压力。设计人员还可以在设计方案中加入减压孔板等方式,进而避免浪费水资源。在给排水流程中,如果用量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减压孔板会停止工作,这样能提升利用率。
        3.5加强对建筑中水系统的设计使用
        所谓的中水系统,主要是建筑物上下水之间用来处理和供给水的系统,一方面,中水系统可以收集处理建筑物中的生活废水、污水,另一方面,该系统能对这些污水进行再次加工和处理,实现重复利用水资源,从而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也能减少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实际生活中会产生很多水量能耗,如大量的沐浴用水、洗衣洗菜用水等,这些水量消耗不会与人体产生直接接触,可以对其进行二次加工和处理,用来冲洗厕所,园林绿化,道路浇洒等,从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角度出发,要对排水系统进行分流体系设计,里面包括生活废水和粪便污水等不同子系统,对一些优质的生活用水进行收集和处理,确保其水质符合相应的标准之后,再将处理过的水送入中水系统,同时还要加强对生活污水的处理,减少污水排放量,降低建筑物在使用中对环境带来的污染。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城市环境为日益严重,水资源匮乏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相关的设计从业人员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加强该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并结合时代以及环境变化,引入海绵城市理念,重视给排水系统节能、低耗运行。通过人为生活习惯进行改变,使得海绵城市理论对人赋予更多内涵和作用,推动建筑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海.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住宅与房地产,2018(13):112,130.
        [2]秦一奇.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9(3):114.
        [3]李春涛.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