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结合城市建设要求及地下综合管廊的功能特性,深入探讨其规划与设计,能够使城市地下空间得到充分利用,更好地体现出地下综合管廊的应用价值,确保城市建设状况良好。因此,在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进行研究时,应更多的关注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及设计,明确这些方面的要点,控制好相应的方案形成过程,促使现代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逐渐实现其科学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有利于丰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及工作内容。本文就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及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
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及设计探讨
1.1注重渗透和运用良好的设计理念
为了得到切实可行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及设计方案,满足后续作业计划高效实施要求,则需对良好设计理念的渗透及运用。具体表现为:(1)注重精细化及创新理念的合理运用,将它们渗透在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增强相应方案的适用性,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方面的设计要求,避免影响地下综合管廊的使用功能及应用价值等;(2)通过运用良好的设计理念,能够使地下综合管廊规划与设计更具科学性,为城市建设及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丰富其地下空间高效利用方面所需的参考信息。
1.2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
在地下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规划设计工作。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对于城市十分重要,尤其是管廊中各种管线及其资源的输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企业的生产经营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因此,地下管廊要如何规划,必须和现阶段对应的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综合现有的线路,以及各管线的排列方式,选取最科学、最经济的方式进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此外,城市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中,要根据城市现有条件,预测城市未来的发展情况,但是这个预测十分重要,设计者必须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十分了解,可以请对当地城市研究较为透彻的地质学家、科学家对此进行分析,也可以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选取有效信息进行参考。最后,还可将目光着眼于国际,尤其是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较高成就的国家,学习其对地下空间的利用和规划的优点,并结合本土城市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
1.3综合管廊所涉及的附属设施的规划设计
像人防工程、通风及消防系统等,与地下综合管廊应用效果是否密切相关。因此,需要从附属设施良好功能特性的保持、附属系统的科学构建等方面入手,完成好相应的规划设计工作,确保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效性,不断提高这类设施在城市建设中的效能。
2提升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与设计水平的相关策略
2.1加强应用工程的执行和落实,完善设计安全设施
城市管廊设计工程应用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涉及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所以,设计单位需要建立一套完善设计的安全设施。在应用工作执行和落实过程中,应用人员针对设计人员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遵循基本管理方法基础之上,还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完善相关设施。要跟个依照相关规则制度,并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开展相关应用工作,对现场应用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如果发现不合格或者不规范的现象要及时纠正。同时,安全方面的防范性措施也要做好,这样可以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应用单位需要对每一个项目都进行深入性的探讨,然后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比如对于进行机台作业的人员应该配备特殊工作服和佩戴安全帽,将安全事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危害。
2.2完善地下综合管廊保障机制
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而言,还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中,可设立专门的部门、制定专门的机制,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方和施工方联系到一起。由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量大,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状况,且不同的管线有不同的管理方式,要将其整合,避免重复,安排专业的部门和专门的人员对此进行沟通是十分有必要的。且对于各个管线部门而言,清晰和明确的制度,能够有效避免部门之间因资金而产生的推诿、扯皮的现象,而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可以保障其科学有效施工,在施工过程避免浪费,对施工时间、经济的成本把控上,也起到了一定的制衡作用。最后,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机制的建设上,要明确各机制的职责明细,最好是细化到人,对于人员需要遵守的各项条例也需要有严格和统一的标准,避免双标。此外,对于机制本身,也要制定相关的监督体系,尤其是面临这种巨大的工程,难免有极个别人员动歪心思,监督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保护机制反腐倡廉建设,更有利于机制长效运行。
2.3做好城市地下管廊防水处理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环境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地层结构、水文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必须做好地下水文条件的勘查工作,详细了解地下水的信息,为防水设计方案提供详细的信息。根据勘测的水文信息最高水位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距离作为防水标高并做好防潮处理。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的变形缝、施工缝等建筑结构比较薄弱的环节,必须做好细节方面的处理,防止这些薄弱环节出现渗透现象。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做好防水处理。根据地下综合管廊的实际情况,选择高性能的防渗透材料,比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防水材料,或者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变形缝位置钢边橡胶止水带。地下混凝土结构出现施工缝隙或者混凝裂缝,可以采用聚乙烯发泡材料填充。施工过程中,出现局部渗透的现象,可以采用二次衬砌和附加防水层进行注浆防水。
2.4积极响应国家优惠政策
对于国家而言,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是采取支持态度的,因此,虽然现阶段国家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部分法律法规不是很完善,但是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可以利用现有的政策支持,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提供便利。以国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券发行指引为例,可鼓励社会企业发行债券进行融资,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也可采取“信贷结合”方式,通过动态管理对其做好相关金融风险把控等方式,解决部分综合管廊建设中出现的资金问题。
2.5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具体的城市地下管廊施工操作和监管
施工的技术性要求,城市地下管廊施工必须由具备专业资格的团队进行施工;工程的复杂性体现在涉及部门多,影响内容不确定,其施工、运行、养护等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不同,因此很难达成理想中的协调一致,且与这些工作相关的政府部门并不能将较多精力放在城市地下管廊施工与管理上来;由于以上两点原因,城市地下管廊施工由一个专门的、专业化的机构进行操作和监管存在较大必要性。这个部门由具备相关经验的建设人员、管理人员组成,且这个部门应当跟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相关的部门具备联系性,这也是及时处理城市地下管廊施工中突发状况或意料外情况的前提和基础,此外这个部门应当具备协调其他城市建设、城市管理部门的职能等。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规划与设计内容的探讨,能够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设置更加合理、科学,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相应的作业计划,避免给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未来在促进城市发展、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过程中,应加深对其规划及设计的重视程度,获取应用价值良好的方案,促使地下综合管廊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实现其利用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郭振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与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49.
[2]王新泉.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及关键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6):191-192.
[3]王玉娇,杨定华.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27):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