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天友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电气设计的重要性,分析了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结合相关实际经验,分别从坚持建筑电气设计原则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提出了提高建筑电气设计水平的有效方法对策,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浅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设计;工程质量;方法对策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建筑电气设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对设计方法与设计理念提出了要求,如何采取有效方法与措施,切实优化改进建筑电气设计效果,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焦点课题。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建筑电气设计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带动着建筑电气设计进入了新的发展历史时期,使相应的设计方法与设计要求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建筑电气设计是现代建筑工程的关键构成要素,是强化提升现代建筑工程品质的重要载体,必须精准把握其关键环节与核心要点,并宏观审视其实施现状及短板问题。长期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建筑电气设计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在电气设计技术规范建设、电气设计过程优化控制、电气设计效果评价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行业标准,为高质高效地开展建筑电气设计提供了基本遵循与方向引导,在建筑工程实践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为新时期建筑工程事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贡献了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同时,广大建筑电气设计企业及科研机构同样在创新设计方法,优化设计流程等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效果突出,建筑电气工程的系统性与协同性价值进一步凸显,在建筑工程中开始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1]。尽管如此,受主客观等多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建筑电气设计在设计方案设定、安全隐患防控等方面依旧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必须给予高度关注。
2.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
2.1建筑电气设计的效益产出问题
建筑电气设计是一项系统性与整体性工作,其实施过程涉及诸多要素的影响,其中不乏识别难度较大、控制管理要求较高的隐性因素,这需要从设计体制与流程角度考量其效益产出问题。在现代经济发展节奏下,建筑电气设计更应该充分挖掘与利用既有设计元素的重要价值,对新型清洁能源进行有效挖掘与利用,最大限度上降低建筑电气工程运行中的能源消耗,防止盲目追求电气性能而降低相应的经济性效益,充分确保一定的效益产出,彰显其经济效益与经济价值。
2.2建筑电气设计的实用性问题
建筑电气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运行与应用,任何背离了实用性价值的电气设计成果,均将无法获得相应的生命力,难以起到应有的预期运行效果。因此,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充分考量其实用性问题。一方面,要充分结合建筑工程结构、规模、类型等基本客观条件,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线路规划、电气设备选型等方面做出针对性优化改进,探索实现自动调压(如图1所示);另一方面,要根据建筑工程未来发展实际需求,预留充足未来发展空间,确保与建筑整体功能的协调一致。
![](/userUpload/AZ(22078).png)
图1 建筑电气配电线路自动调压系统示意图
2.3建筑电气设计的安全性问题
安全问题是现代建筑电气设计的关键问题,如何有效识别与防范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潜在风险要素,并予以统筹管控,一直以来都是建筑电气设计的重点。对此,应结合整个建筑对电气工程的实际需求,对整个电气工程线路进行综合性规划设计,合理配置相应的电气设备型号,将潜在的电气工程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以配电箱的设置为例,应在确保配电箱自身安全系数的基础上,确保其拥有可靠的运行环境,优化电力负荷以及楼层电流分流,防止人体触电。
2.4建筑电气设计专业设计文件的衔接问题
在当前建筑电气设计中,更多的设计实践倾向于利用建筑物结构钢筋作为防雷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与等电位联结装置,并在相应的土建设计中配合设置预埋方法。为切实优化提升建筑电气设计的综合效果,必须充分考虑相关专业文件的衔接性,并按照电气设计的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构造防雷接地图,并在设计图纸中做出技术说明与标注,避免建筑电气工种(序)配合不当而造成的施工错漏问题。以防雷设计为例,应尽量避免选用易含静电的电缆体系作为进出线,清晰完整地构造防雷设计系统。
2.5建筑电气设计的线路导线问题
在现代建筑工程功能趋于多元化的背景下,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线路导线问题同样应进行必要改进与优化。在多数民用建筑中,考虑到三相负荷的不平衡性问题,更多地单相负荷作为基础性用电负荷。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低压配电线路截面的选择,统筹实施配电系统干线、支干线、支线等线路的截面处理,防止低压电网高次谐波污染,确保最终形成的电气设计方案符合总体建筑规范,满足新时期建筑功能多样化需求。
3.提高建筑电气设计水平的有效方法对策探讨
3.1坚持建筑电气设计原则
在既有设计技术条件下,建筑电气设计需要严格遵循相应的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所采取的所有设计方法与设计措施,均要在各项设计标准的约束范围内实施,并尊重不同类型与不同规模建筑工程的个性化差异。同时,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有效协调与处理建筑电气安全性、经济性、功能性等之间的关系,并平衡建筑电气系统和建筑工程之间的关系,使最终设计完成的电气设计方案成为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整体。
3.2积极采用现代信息化设计手段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筑电气设计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设计人员在设计工具与设计方法方面拥有了更为充足的选择余地,使得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设计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因此,为提高建筑电气设计水平,强化建筑电气设计质量,必须积极引进采用现代信息化设计方法,搭建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的电气设计平台,将复杂抽象的建筑电气工程构造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提高优化设计方法的针对性。
3.3注重设计人员专业素养
建筑电气设计的专业性与技术性较强,需要设计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设计实操经验,确保电气设计符合规范性和功能性要求。对此,在实施建筑电气设计之前,应对设计人员进行必要培训与指导,使其全面系统地掌握建筑电气设计的基本规范与标准,也业主单位保持有效沟通,综合设定用电负荷大小,优化电气设备选型,并强化电气设计中的责任意识与创新意识,推动建筑电气设计迈向更高层次。
4.结语
总之,受设计理念等方面要素的制约,当前建筑电气设计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短板,必须从设计方法、设计管理、设计评价等方面着手,不断创新建筑电气设计方式方法,强化设计过程控制,为提升电气设计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传阳,熊彬彬.浅谈现代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对策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下旬刊),2019(0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