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特点,分析了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对园林景观工程构筑物进行科学规划与配置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实施策略与路径。
关键词: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精细化;方法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园林景观工程建设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对工程管理策略与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采取精细化管理理念与策略,切实提升与改进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的整体效能,备受业内关注。
1、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特点
园林景观工程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优化人居环境体验,提升城市发展品质与内涵的关键载体,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节奏持续加快的背景下,园林景观工程的综合性价值与优势愈发凸显,呈现出多元化的施工特点。一方面,园林景观工程具有多样性特点,所涉及到的施工项目与内容多种多样,其施工质量的影响要素趋于隐性化,使传统模式下的施工管理策略面临着严峻挑战与考验,必须立足当地地理条件及自然环境,做出具有突破价值的研究与探索。另一方面,园林景观工程具有协调性特点,由于其实施过程会用到不同形态的园林植物,必须根据其生态习性特征进行科学协调与搭配,对景观构造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园林景观工程的实施效果与质量。此外,现代园林景观工程还具有技术性、专业性、集中性等特点。长期以来,广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单位在创新管理模式,优化施工管理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精细化管理理念的价值得以全面彰显,为新时期高质高效地开展园林景观工程带来了新鲜活力。尽管如此,受主客观等多方面要素影响,当前园林景观工程管理中依旧存在诸多短板,需要给予高度关注。
2、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缺失
在现代园林景观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宏观审视施工管理的各项影响要素,并予以统筹分类管理,这对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纵观当前园林景观工程管理实际,普遍存在着精细化管理制度缺失,既有工程管理制度的约束性与针对性不足等共性问题,无法为精细化管理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基本遵循,久而久之导致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方法出现盲目性与随意性,与当前高强度、快节奏的园林景观工程建设需求不相适应[1]。
2.2精细化管理理念淡薄
在当前园林景观工程实施条件下,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应与时俱进,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工程实施全过程。从当前园林景观工程管理实际情况来看,部分管理人员依旧沿袭传统保守陈旧的管理思维观念,僵化固化的工程管理模式根深蒂固,无法充分有效激发与释放工程管理活力,难以从整体角度把握精细化管理理念的重要价值,如2019年11月15日上午10时许,武汉市江汉区红领巾学校(阳光校区)维修改造工程绿化养护项目发生一起高坠事故。同时,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实操技能运用不充分,背离经济社会关于工程管理“降成本、提效率”的基本要求。
2.3精细化管理手段单一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园林景观工程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工程管理人员具备了更为灵活多变的精细化管理工具与方法,使得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精细化管理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实践表明,部分园林景观工程未能积极采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精细化管理手段单一,难以在特定范围内实现工程管理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互享,数据参数的校核纠偏不到位,不利于提升精细化管理整体效能。上述问题的存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阻碍园林景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因素。
3、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3.1对园林景观工程构筑物进行科学规划与配置
构筑物是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的关键构成部分,在提升园林景观整体效果方面具有直接影响。对于园林景观工程中的亭、台、楼、阁、水榭、廊等构筑物,必须从宏观角度与以统筹布局,处理好工程规模、经济效益、外在形态等环节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如果构筑物材质主要是以木质或者金属材料为主,则应做好相应的防腐和防水工作;在进行假山设置时,则需要对台阶进行平整设计及施工,并将其与水池保证一定的距离。
3.2园林景观植物种植搭配及后期维护的精细化管理
园林景观植物种植搭配要充分引入美学概念,使景观的设计、植物的种类以及周边建筑的风格能够更加协调,从而确保彩叶植物、特型植物能够和园林景观当中的其他所有元素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城市环境在不断变化,后期维护的精细化管理技术也在不断地改善和创新。计算机和生物技术成功运用到病虫害管理方面,促进植物保护水平的提高,植物保护的防治策略逐步地转移到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防治的办法已发展为一个害虫-天敌-环境三者互相制约和依存的良性手段。
3.3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丰富精细化管理手段
要搭建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的精细化管理信息平台,将现代科学技术转换为提升园林景观工程管理效能的重要推动力,以可视化、直观化的模式将工程管理的各项细部节点展现出来,提高具体工程管理措施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如图1所示)。依托于现代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园林景观工程参与各方之间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提高数据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存储、传输效率,实现对工程相关参数指标校核的标准化。要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向,通过仿真模拟、模型构建等方法,不断丰富园林景观工程精细化管理手段。
![](/userUpload/AZ(22084).png)
图1 园林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示意图
3.4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
园林景观工程精细化管理策略的执行离不开完善而系统的管理制度体系,因此应结合园林景观工程实际特点及管理需求,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化的形式将园林景观工程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任务、方法措施、整体效益等固定下来,为精细化管理具体方法的制定提供制度依据与参考。要根据园林景观工程实施节奏及发展方向的调整与转变,对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约束条款予以动态化修订,特别是在施工图纸审核、技术交底、石材铺装、苗木选型等方面做出专门细化规定,并强化园林景观植物后期的栽培和管护,定期检查各类植物生长情况,深化精细化管理的最终整体效益。
4、结语
综上所述,受管理模式等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园林景观工程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与不足,阻碍着工程管理效益的优化提升,因此有关人员应该从园林景观工程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遵循精细化管理基本规律,提高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朱志华,杨兴军.浅谈房地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下旬刊),2019(3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