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特诠释学思想的浪漫性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9期   作者:姜峰 王溥韬
[导读] 阿斯特的诠释学思想体现在他的哲学、历史学、美学和语文学的观点之中,
        姜峰  王溥韬
        东北大学 辽宁省沈阳市 110819
        摘要:阿斯特的诠释学思想体现在他的哲学、历史学、美学和语文学的观点之中,却又有着超出所在时代上述诸学科主流思想的革命性和创新性,特别是其中的整体性思想对于诠释学理论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
        关键词:浪漫主义、诠释学、整体性
        阿斯特在诠释学研究领域被看作是早期浪漫主义诠释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诠释学观点在早期诠释学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中影响重大,对之后浪漫主义诠释学主张的“普遍诠释学”思想的形成意义重大,他的相关主张已经具备了诠释学体系的雏形。探究阿斯特的浪漫主义诠释学之思,需要首先回到诠释学的原点,探究其思想内涵的继承性,及其在诠释学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一、阿斯特诠释学思想内涵
        诠释学(Hermeneutics)在西方,尤其是欧洲大陆哲学体系中,是随着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的出版而成为一门显学的。它萌发于《圣经》等经典文本的解释实践活动,从古代和教父时代断片式的解释规则,到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大背景下形成了一门系统的诠释方法,施赖尔马赫的“普遍诠释学”思想使之走下经典文本解释的神坛, “才使得诠释学摆脱一切教义学和偶然性的因素,成为一门关于普遍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1。很多学者在其著作中将古希腊一直到中世纪有关语文学,神学(包括法学)领域内涉及到经典文本的诠释的相关思想称为前诠释学或者古典诠释学,或者称其为诠释学的史前史2。
        阿斯特的诠释学思想形成在宗教改革之后诠释学方法方法论逐渐萌芽的大背景下,阿斯特首先对诠释的任务进行了非常明确的界定和描述:通过阐释古代所具有的外在和内在要素来理解古代的精神3。通过这种定义性的界定方式,从理解文本的单一向度到把握作者意图理解作者的心理个性与精神:理解文本不局限于语言结构的片段意义,进而拓展到对文本创作目的得探索与挖掘,这种特殊的指向作者意图的前理解,是一种精神的统一。
        精神的理解基于同一性哲学:文字、意义与精神被视为解释的三要素,三要素统一于文本之中。文本彰显精神;精神的外在存在,即文字;精神的内在存在,即意义。不可见之精神通过文字获得可见的生命;意义作为精神的预告和解释者,彰显其意味性和与整体精神的独特关系。处于和谐统一之中的文字与意义的完美无缺的内涵就是精神。在诠释过程中,要先关注文字的诠释,即文字或个别词语陈述的是什么;然后关注文字如何陈述,意义何在,即意义的诠释,关注文字蕴涵的意义在文本中的意味性;最后进行精神的诠释,即关注文字所启示的精神与整体观念的关系。


         二、阿斯特诠释学思想的浪漫性
        阿斯特浪漫主义诠释学思想是在继承了源于古希腊时期的诠释之思的基础上形成了,体现了对于精神科学的重视,这一点在狄尔泰诠释学体系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在中世纪宗教神学和启蒙理性影响的双重背景下,他不像中世纪以来的很多学者那样,把诠释学中蕴含的理解与解释相分离,将解释看作是理解之后的偶然现象,而是回归到诠释学概念的原初内涵,更加关注理解过程和解释过程的统一性。虽然还不完善,但他的诠释学理论已经具有了诠释学理论的雏形形态。4
        同时,阿斯特的浪漫诠释之思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创新性。首先,阿斯特的诠释学将“理解的循环”引入了诠释学的框架内,这一观点在之后的诠释学发展史中被众多学者继承和发展。同时,进一步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对于“绝对”文本唯一真理性意义的追求。无论是宗教思想的禁锢,还是理性被过度的强调,都被浪漫主义者看作是限制人的主体性禁锢。

         三、阿斯特浪漫诠释之思的现代意义
        阿斯特浪漫诠释之思的革命性,有助于人们从经典中获取合理的价值判断。无论是德国的浪漫主义思想还是西方传统的诠释学中,诠释有“教化,伦理”目的,认为古代的经典文本中不仅能够找到艺术与科学的修养范式,而且还是一般生活的典范,是生命本身的范式。而诠释本身具有精神价值被阿斯特进一步的提升,这对于实现“教化、伦理”目标有着进一步的推动性作用,对于现代社会主义文化的促进和发展有借鉴意义。
        阿斯特的浪漫诠释之思还具有批判性的内核,而批判精神对于当今社会的文化交流和思想促进有着极大的指导性意义,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让人们接触到了更多的来自不同民族和文化的经典文本。正确的诠释和理解这些文本,使其为我国未来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服务,能够切实维护好我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安全良性发展,为文化安全政策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

[1] Gadamer,“klassische und philosophische Hermeneutik”,in Gadamer, Gesammelte Werke, Bd. 2. 1997:97.
[2] 让.格朗丹,洪汉鼎译. 哲学解释学导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3] Wach J. Grundzüge einer Geschichte der hermeneutischen Theorie im 19. Jahrhundert[M]. Georg Olms Verlag, 1926.
[4] 潘德荣. 西方诠释学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247.



[作者简介]
姜峰(1979.06-),男,汉,辽宁省沈阳市人,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语言文学。
王溥韬,(1996.04-),女,汉,辽宁省沈阳市人,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姓名:姜峰   出生年月:1979.06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辽宁省沈阳市   毕业院校:辽宁大学 毕业专业: 哲学  学历:博士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 德语语言文学  工作单位:东北大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