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1152219890929XXXX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近年来,新型大钢模施工工艺作为国家推广的“十项新技术”内容之一,被越来越多的工程采用。
关键词:大钢模;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全钢大模板很好地适应了高层住宅建筑平面上标准层复制性高的特点,同时,这种模板体系承载力强、易操作、模板面积大、组合性强、方便装卸和搬运,在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应用十分广泛。混凝土表面成型后缝隙少、外观平整、光滑,表观效果好,尺寸一致性也更容易控制。
1模板施工工艺
1.1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安装模板前,应先对钢筋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墙身钢筋完成后,将内埋的管线如电线管、电线盒等与纵横方向的钢筋固定,同时将门窗洞口侧模固定在相应的位置。所有门窗模、预埋盒与混凝土面相接触的部位需在表面涂刷脱模剂,并在与模板接触面的侧棱粘贴海棉条,以防止浆体通过侧面缝隙跑入门窗或预埋盒空间。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后对楼层的墙身控制线、门口线和标高线进行检查。模板使用前,应首先对模板的表面进行全面清理,采用铲刀或钢丝刷清除模板表面的污垢、锈蚀和前次使用残留的混凝土。然后,在模板的表面均匀地涂刷脱模剂。
1.2模板安装
(1)吊钩的安装:安装吊钩使用M16×40的螺栓,用套筒扳手安装、紧固螺栓,螺栓沿板高度方向自上而下安装,避免混凝土掉在螺栓上造成拆卸困难;凡板宽4000mm(含4000mm)以上大模板均设置4个吊钩,4000mm以下设置两个吊钩,吊钩位置应保证大模板吊装时垂直。(2)支腿的安装:支腿安装前,应对调节丝杆部位进行润滑,以防锈蚀。结合模板平面布置图,板宽L≤2000mm,安装一套支腿,板宽在L>2000mm安装2套支腿,如遇房间的开间或进深较小时,或单侧安装或安装窄支腿进行解决。(3)操作平台支架的安装:平台支架的安装间距一般为1500mm~1800mm左右。设计两道木护栏并使用铅丝与平台支架固定。并应根据吊装次序,合理制作平台支架的踏脚板,踏脚板与平台架间用铅丝固定。(4)模板的吊装①熟悉模板和模板平面布置图纸,安装模板前,检查楼层的墙身控制线,门口线,及标高线,其中墙身控制线距墙轴线300mm,既可检验模板位置,又作为模板端头起始位置。②施工现场备好脱模剂、木方、防护栏杆及操作平台木跳板(木跳板厚不小于50mm)、护拦板等,在模板就位前认真涂刷脱模剂,在首次涂刷脱模剂时,必须对模板进行全面清理,清除模板板面的污垢和锈蚀,然后才能涂刷脱模剂,脱模剂要薄而均匀,不得漏刷。③为防止大模板下口跑浆,安装大模板前,应清扫、水冲、或用鼓风机清理墙内杂物,抹好砂浆找平层,但砂浆不能吃入墙身。由结构引起的地面高差,可用刨平的木方承垫在模板的底部;当地面不平,且高低差较小时,可在模板就位处的地面上用401胶粘海绵条,以减少漏浆;对于底部悬空的模板,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承垫条或带(如外挂架,双排架,木方等),并校正其平直度。若采用后堵砂浆的办法,必须在正常温度下,浇混凝土前半天按要求堵好砂浆,杜绝用水泥袋封堵板底,避免造成“烂根”现象。④涂刷脱模剂:首次涂刷前,必须对板面进行全面清理,清除板面的油污和锈蚀,脱模剂要薄而均,不得积存脱模剂,涂刷时,要注意涂刷脱模剂后的模板,不得长时间放置,以防雨淋或落上灰尘,影响拆模。
1.3模板拆除
(1)拆除工序:模板拆除时,应先拆模板连接器、拉结风缆(卡件可以连在模板上,避免重复操作)→拆模板→拆阳角→拆阴角。正常温度下,混凝土浇筑后8h,可松动穿墙栓杆;一般10h后,可吊走大模板。
冬季施工时,剪力墙混凝土达到4MPa以上时,才允许拆除模板;全现浇结构外墙混凝土强度必须达7.5MPa时,才可挂外挂架。(2)阴角模拆除:角模的两侧都是混凝土墙面,吸附力较大,加之施工中模板封闭不严,或者角模位移被混凝土握裹,因此拆除可能有时遇到困难。需先将模板外表的混凝土剔除,然后用小锤敲高出部分的角模,进行脱模。(3)角模拆除后,凸出部分的混凝土应及时剔凿,凹进部位或掉角处应用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及时修补。(4)模板拆除后,对于结构的棱角部位,要及时进行保护,以防止损伤。(5)大模板落地或周转至另一工作面时,必须一次安放稳固;倾斜度要符合75°~80°自稳角的要求,然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工作。对于无法安装支腿的模板,则要放在模板堆放区的钢管架内。
1.4模板清理、保养
大钢模拆卸后及时清理模面上粘结的混凝土和涂刷脱模剂,拆下的配件要及时清理、清点,转移至相应的操作层内,如发现模板有变形时应及时维修,大钢模配件应收入箱中备用。
2大钢模施工质量控制
2.1大钢模安装前质量监控
模板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对模板的加工质量进行监控,保证产品质量。大模板检验可以在生产厂家进行,也可在工地验收时进行检验,应设置水平的操作平台,大模板平放在平台上进行量测。
2.2大钢模安装过程质量监控
模板的安装顺序为先内墙后外墙,先横墙后纵墙,先角模后大模。为防止墙体出现漏浆、烂根等病害,在内墙模板就位前,模板底口应均匀地粘贴海绵条。模板安装完毕后,对每道模板上口检查其平直性,并确认穿墙杆已被锁紧,模板间的拼缝应确保严密。模板的安装位置、尺寸偏差应仔细检查,主要检测项目、检验方法和允许偏差。
2.3大钢模安装拆除质量监控
大钢模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后方可拆除,拆除时,平面上应遵循先浇先拆、后浇后拆的原则,按流水方向穿插施工。拆除模板时,应先放松并拆除模板连接器、穿墙栓和钩栓等连接附件,再依次移除墙体两侧的大模板,最后分别拆除阳角模板和阴角模板。角模的两侧与混凝土墙面相接处,吸附力较大,加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模板缝隙跑浆导致其被混凝土所握裹,因此拆除往往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可先小心剔除模板外表的混凝土,然后在模板的下部使用撬棍轻轻撬动,逐步将角模脱出。大模板落地或周转至另一工作面时,应一次安放稳固,并及时消除粘附在模板上的脱模剂残贴海绵条,海绵条不得突出模板表面,严防浇入混凝土模板内,墙模板下口堵缝用海绵条贴在模板上,不得直接粘在混凝土表面。由于剪力墙模板下部承受的压力比上部大,下部的螺杆间距应比上部间距小,可根据剪力墙的厚度及高度确定螺杆的间距,模板面钻孔应画线钻孔,保证螺杆位置的准确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50%后,方可拆除两端螺杆及模板。
结语
综上所述,大钢模施工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大钢模施工技术具有较好的社会基础和应用前景,这就决定了它将是建筑模板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发展迅速,属于“量大面广”的结构工程,而模板工程是此结构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模板工程的费用占全部钢筋混凝土总造价的25%左右,劳动量占35%左右,工期占50%-60%,因此,推动我国模板工程新技术的发展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绍民.模板工程使用低质素面木胶合模板有违“节能减排”目标[J].施工技术,2018(05).
[2]张超.大钢模施工技术[J].浙江建筑,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