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13042319830722XXXX
摘要:地基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基基础设计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当前,在建筑结构地基基础设计中还存在些许问题,使得最终的设计效果不理想,地基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联系实际,对建筑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优化、规范建筑结构地基基础设计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帮助。
关键词:建筑结构;地基基础设计;地形地势;地下水
建筑结构基础是建筑安全的保障。在整个建筑结构中,基础将上部荷载均匀传递给地基,使建筑上部结构有了依托,使整个建筑更为稳固可靠。如果基础设计不科学、不合理,将引发严重的不均匀沉降、地下室上浮、墙体开裂等问题,最终造成房屋倒塌。因此建筑结构地基基础设计是整个施工建设活动中的关键环节,做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具有重要意义[1]。以下联系实际,首先就建筑结构地基基础设计中的相关问题做简要分析。
1 建筑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现存问题分析
1.1 地质勘查不全面、不准确
在进行建筑结构地基基础设计时,地质勘查是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工作。通过地质勘查,掌握施工区域内地下水位、土壤性质、地形地势等各项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设计思路,灵活避开一些不利因素,以保证基础设计的科学性、可信性。但在当前的设计业务中,一些单位与设计人员不是十分重视地质勘查工作,对各项地质信息的勘察不全面、不准确、不深入,在设计时缺少可靠的参考资料,导致很多问题都未能避免,如无法避开地下水对地基基础结构的影响、无法避开软土地质对地基基础的影响等。经研究调查发现,一些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地基基础设计时并不是基于客观事实而是依据主观经验来开展设计工作,导致最终的设计成果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严谨性[2]。
1.2 地基基础设计不规范、不严谨
建筑结构地基基础设计是一项比较复杂困难的工作,技术难度较大。在设计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导致地基基础的施工难开展,也使得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比如在设计时,工作人员无法准确、全面认识到地基的复杂程度,未能科学计算出建筑上部结构荷载,进而导致对地基承载力的计算与设计不科学、不准确,并进一步引发地基变形问题。尤其是当施工区域存在软土、软弱下卧层时,设计人员更难准确测算出承载力以及地基基础的均匀沉降与不均匀沉降,导致设计方案有一定的漏洞与瑕疵。在建筑结构地基基础设计过程中,整个设计工作与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技术水平以及周边环境不甚协调,没有达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等要求。在进行复合地基的设计工作时,忽视了褥垫层的作用,在相应部位不设置褥垫层,使地基承载力达不到标准要求。在设计时,设计人员容易忽视设计桩基,使得桩基础工程的功能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另外,还有在设计阶段由于未能充分考虑到地下抗浮水位问题,使得工程在建设及试用期间出现地下室上浮现象,给建筑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3]
2 建筑结构地基基础设计优化措施分析
2.1 做好地质勘查
上述内容已经提及,地质勘查是建筑结构地基基础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通过科学、全面的地质勘查,详细掌握施工区域内各项水文地质信息,设计人员才能准确把握施工区域内存在哪些危险隐患,进而于设计中避开或解决这些安全隐患,以保证后续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具体而言,在建筑结构地基基础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详细勘察分析工程施工区域内地下水的构造与分布,尽可能全面、广泛地搜集与地质情况相关的信息、数据,比如准确掌握施工区域内地下水分支数目、结构、水量等重要信息,进而明确地下水将给工程的施工与使用带来怎样影响,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进行优化设计、有效规避,从而确保工程项目顺利施工。要采用专业化的取样与分析手段对施工区域内的地质结构进行勘查,获得有关地质结构的科学数据与结论,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地基基础类型与施工方案,保证工程施工活动能顺利开展。
2.2 优化图纸绘制
在绘制图纸时,设计人员应秉承严谨、准确、细致等原则,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来开展绘图工作。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科学确定图纸比例,确保图纸比例适中,便于施工人员查看。同时,设计人员还要保证图纸中各项内容齐全,要充分、正确体现出建筑设计理念,准确标明各项数据,做好文字性标准,便于施工人员更好地了解设计意图。为了避免图纸中出现数据错误等低级问题,在完成图纸绘制后,相关人员一级单位要能多次计算校核、逐层审核,保证图纸中各项尺寸数据清晰准确,保证设计图纸完全符合工程实际情况,能为工程的施工建设提供指导与帮助。
2.3 注重建筑基础选型
为了保证建筑基础选型的科学性、准确性,设计人员应当让选型工作基于地质勘查工作之上。通过深入、全面的勘查,全面掌握施工区域以及周边的水文地质情况、自然环境情况、建筑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科学选择基础类型,以保证建筑基础的稳定性、牢固性。在进行建筑基础选型时,应当遵循科学、经济、安全等原则,在保障建筑基础质量的基础上适当控制建筑成本,避免成本超支。如果施工场地的承载力够高、荷载作用较小、施工区域内地面比较平整,则建筑基础形式应当采用条形、筏板以及独立基础形式。但如果施工区域内土壤比较松软,承载力不足,则设计人员就应考虑复合地基。总的来说,建筑结构地基基础选型必须综合考虑地下水、土壤条件、场地环境、施工技术等各项因素,从而保证基础选型的科学性、准确性。且因为工程造价、工程施工难度等均与建筑地基基础选型有关,因此在选择建筑基础形式时,应作多方位、多层次考量[6]。3 结语
综上所述,地基是整个建筑的基础,地基基础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与稳固。因此,对于当前建筑结构地基基础设计中存在的不注重地质勘查、不重视图纸绘制等问题,相关单位要能转变认知,提高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度,并根据具体的问题类型以及产生原因对症下药,从地质勘查、图纸绘制、基础选型、人员培养等方面提高建筑结构地基基础的设计质量,为建筑工程的施工与使用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叶飞.建筑结构设计中地基基础设计等级若干问题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3):161-163.
[2]张咸昌.浅谈建筑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现存问题与解决措施[J].城市建筑,2019,16(21):80-82.
[3]田文阳.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及处理过程中常见问题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1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