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页岩炼化有限责任公司锅炉烟气脱硫工艺设计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张柳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煤炭消耗量逐年增加。
        身份证号码:21040319830718XXXX  辽宁抚顺  113015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煤炭消耗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烟尘排放量的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每年由二氧化硫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上千亿元。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过高会使人体患呼吸道炎症、肺气肿、支气管炎、眼结膜炎症等,同时也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因素。大气中的烟尘会使人体患呼吸道感染、心脏病、支气管炎、气喘、肺炎、肺气肿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对烟气进行脱硫除尘是当前迫切的需要。本设计选用双碱法。烟气从锅炉排出后进入袋式除尘器,经除尘器除尘后进入脱硫塔与吸收剂逆流接触,脱硫后的烟气经烟囱排出。使用过的吸收剂进入循环池进行再生,然后回流进入脱硫塔。进口烟气体积流量为600000m3/h,其中颗粒物浓度为2.4g/m3,SO2浓度为1064mg/m3。经过处理后,排出的气体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关键词:烟气脱硫;双碱法
        1.绪论
        1.1双碱法烟气脱硫原理
        该工艺使用两种碱性物质作为脱硫剂。为了避免吸收塔内结垢堵塞和减少钠碱消耗量,降低成本。通常第一碱为钠基碱,用来吸收空气中的SO2;第二碱为钙基碱,用于脱硫剂的再生过程。在启动时以NaOH吸收SO2,吸收液再用石灰乳再生[8]。吸收液再生后循环使用,反应方程式如下:
       
        脱硫后的反应产物进入再生池内用另一种碱,一般是MgO进行再生,再生反应如下:
        (1)熟化阶段:MgO+H2O→(60℃)Mg(OH)2浆液
        (2)浆液过程:Mg(OH)2+SO2+5H2O→MgSO3.6H2O
        Mg(OH)2+SO2+2H2O→MgSO3.2H2O
        SO2+MgSO3.6H2O→Mg(SO3)2+5H2O
        SO2+MgSO3.3H2O→Mg(SO3)2+H2O
        Mg(SO3)2+MgO+11H2O→2MgSO4.6H2O
        Mg(SO3)2+MgO+5H2O→2MgSO4.3H2O
        (3)氧化阶段:MgSO3+H2O+1/2O2→MgSO4
        MgSO4+7H2O→MgSO4.7H2O
        1.2烟气脱硫的影响因素分析
        (1)氧化镁的溶解度对中和反应进程的影响
        氧化镁在水中溶解度决定于氧化镁熟化苛化工艺过程;氧化镁在水中溶解生产Mg(OH)2溶解度很低,微溶型金属氧化物。氧化镁苛化温度50~60℃为宜。氧化镁浆液对SO2吸收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易进行,反应速度快,反应完全。但关键要求,Mg(OH)2溶解度限制反应进行。如何提高氧化镁的溶解度是关系到反应进程。提高氧化镁溶解度的措施:
        ①苛化时间2~3小时。水温50~60℃,不停搅拌。
        ②提高氧化镁原料质量,含量85%,活化度65%,细化粒250目(90%以上),酸性不溶物小于3%。
        ③氧化镁药剂防湿防潮。
        (2)浆液的PH值影响
        PH>6.5浆液体系:MgSO3→MgSO4→MgSO4.7H2O
        PH<6.5浆液体系:MgSO3→Mg(HSO3)2+H2O
        Mg(HSO3)2+Mg(OH)2→2MgSO3+H2O
        当PH>6.5浆液吸收效果好,但氧化镁耗量略大。
        当PH<6.5浆液吸收效果查,氧化镁量不足。因此PH值控制在6~7之间。
        1.3指标控制方案
        (1)氧化镁浆液的配置:采用热水或蒸汽加热,准备温度计。将热水中投加氧化镁药剂,以1000L温水投加200Kg氧化镁计,配置浆液中固含量16.67%。苛化时间3小时。需记录配置操作者,配置时间、温度、消耗量。可安装流量计或以池液位降低计算单位时间消耗量。
        (2)循环液及塔底排放液,压滤机进口浆液浓度。
        以100ml量筒取混合溶液100ml,自燃沉淀20~30min;根据100ml量筒刻度核算体积浓度。
        (3)循环液PH值
        取循环液上清液,用PH试纸检测(PH试纸检测极限3~7的PH试纸)
        (4)循环液回流量
        以泵流量及电流核算。
        (5)塔顶冲洗水用量
        以冲洗水池液位计算,并根据循环液浓度适当调节。
        (6)氧化风供应的压力表实际数据观察了解。
        (7)作业操作记录:每两小时巡检一次;每4小时对浆液PH好、浓度测试一次;每班统计氧化镁原料消耗;15~20%氧化镁浆液消耗量及固废产生量。
        1.4主要工艺流程
        烟气从锅炉引风机后的烟道引出,经过冷却、脱硫及除雾,达到相关的排放标准,再合并进入烟囱排到大气。本脱硫系统采用镁法烟气脱硫工艺,其中主要包括烟气系统、脱硫剂制备系统、SO2吸收系统、浆液脱水系统及工艺水系统。
        系统按照一炉一塔布置,共两个脱硫塔。脱硫后烟气合并后排入烟道。烟气进入吸收塔后,与从喷淋层喷洒的氢氧化镁浆液逆流接触进行化学反应,携带着浆液小雾滴进入除雾器进行液滴捕捉,在吸收塔出口布置有两级除雾器,除雾器采用冲洗水定时喷洗以防止玷污和结垢。
        吸收塔内浆液通过塔底排出泵送至沉淀池进行浓缩处理,上部清夜溢流自流进入循环池,沉淀池底流浓度较高,用脱硫渣泵送入水力旋流器,旋流清水用于脱硫剂的制备补水,旋流浆自流进入浆液箱中,再用泵送入板框压滤机过滤,过滤液自流进入循环池,过滤出的脱硫渣外运。脱硫废水系统为#1、2FGD公用。
        吸收塔采用喷淋塔,为钢制,采用玻璃鳞片进行防腐保护。塔本体包括除雾器、喷淋装置、氧化空气喷管、本体附件(包括仪表接口、人孔、各种冲洗水、循环浆液等管道的接口、进出口烟道、支架、平台扶梯设施等部件)。
        氧化空气系统提供吸收塔浆液池内化学反应所需的氧气。两台吸收塔公用氧化风机2台,1运1备。
        两塔公用一套脱硫剂制备系统,吸收剂制浆方式采用厂外来氧化镁粉料,由人工按照一定的配比卸入氧化镁苛化槽,经搅拌熟化后,泵入氧化镁储液槽。为防止储液槽内浆液沉淀结垢,设置搅拌装置。根据脱硫塔内浆液pH值,控制对脱硫塔氢氧化镁浆液的泵入量。
        1.5机组设备简介
        脱硫装置进口烟气参数
        设计工况:140000Nm 3/h
        烟气工作温度:90°C
        最高温度:180 ℃(事故状态)
        烟气SO2进口浓度:1500mg/Nm3
        烟气SO2出口浓度:≤200mg/Nm3
        脱硫效率:≥95%
        设备压降:≤1000Pa
        脱硫塔内液气比控制:3~5L/m3
        脱硫剂:氧化镁粉
        脱硫浆液配制浓度:15%
        脱硫系统污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如达标可少量排放)
        脱硫系统废渣脱水后采用机械装车外运
        1.6物料基本计算
        (1)燃煤量:每天燃煤20t/h×24=480t/d,煤中总硫份按0.4%计,煤中的总硫份为   480000kg×0.4%=1920kg/d;煤燃烧产生的SO2的转化率按90%计,每天可产生  SO2=1920×64/32×90%=3456Kg/d
        (2)消耗85%浓度的MgO原理:3456Kg×40/64×85%=2541kg/d;按每袋氧化镁50kg,每天需加药50袋。
        (3)耗15%氧化镁浆液2541kg/15%=16940kg,浆液密度按1.1kg/L计算,约需15.4m³氧化镁溶液。
        (4)产生MgSO4固废:以MgSO4.7H2O计  2541×246/40=15.6t/d
        (5)未计算其他酸性气体,HF、Hcl等耗氧化镁量及固废产量及原理消耗,若计算这些固废,产生的固废总量约为20t/d。
        2.设计任务和依据
        2.1设计任务
        3台65t/h供热锅炉,通过烟囱排放烟气;按国家环保要求,需要进行烟气脱硫和除尘,以保证锅炉出口烟气SO2和烟尘达标排放。
       
        2.2原始数据
        一台锅炉烟气量为65t/h,燃煤量为13t/h,排烟温度为140℃;空气过剩系数;室外空气平均温度为6℃;锅炉出口前烟气阻力1000Pa;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为15%。
        所用燃煤的工业分析值[9]:
        为煤炭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WY—煤炭中水分的质量分数,%;
        2.3设计依据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3223-2011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HJ462-2009       《工业锅炉及窑炉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DL/T 5196-2004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
        AY—煤中不可燃组分含量,%
        2.4工艺流程图
       
        3.总结
        本设计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烟气脱硫方法,对双碱法的原理进行简要阐述,并设计了一套双碱法工艺流程。烟气从锅炉排出后进入袋式除尘器,经除尘器除尘后进入脱硫塔与吸收剂逆流接触,脱硫后的烟气经烟囱排出。使用过的吸收剂进入循环池进行再生,然后回流进入脱硫塔。进口烟气体积流量为600000m3/h,其中颗粒物浓度为2.4g/m3,SO2浓度为1064mg/m3。排出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浓度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近年来,双碱法以其系统布置相对紧凑,占地面积小,脱硫效果好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希望本设计可以对双碱法工艺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玥玲.钠-钙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在锅炉上的应用[J].有色冶金节能,2010,8(4):56-58.
        [2]杜翔.国内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艺现状与发展[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11(5):13-21.
        [3]靳胜英,赵江,边钢月.国外烟气脱硫技术应用进展[J].中外能源,2014,19(3):89-95
        [4]刘宏,郑铭.环保设备—原理•设计•应用第三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185-247,250-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