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飞机维修公司AMECO西南航线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 610200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随着航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开始对航空装备质量要求逐步提高。在以前,我国航空装备质量要求以任务需求为主,对质量安全重视程度不够,而现在随着航空事业取得的成就,和航空科技的更新研发,其航空装备的质量要求开始从任务需要转为质量安全,并对其质量安全要求高度管理与重视。
关键词:航空维修质量;安全发展
引言
就现阶段民航飞机的飞行安全而言,一直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并且民航飞机在飞机维修方面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只有通过严格的维修才能够保证后期费劲的安全,所以民航企业一定要正式维修的重要性,正视当前民航维修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通过优化民航飞机的安全管理,保证民航事业长久稳定的发展,保证做到飞行安全。
1航空装备质量安全管理的意义
航空装备质量安全管理的意义可以从不同方面,分为三个角度。第一个角度,从航空装备自身特点来说,现阶段,航空装备已然成为我国科技最前端的体现,具有最新结构、最新零件、最新功能等多重表现,价值昂贵。同时,由于其装备设备内设诸多细小零件,并且环环相连,紧密相扣,因此要求更为精细,不容损坏。所以,在航空装备上,必须注重其高质量、质量安全与管理,以及维护,防止损坏和导致装备报废。第二个角度,从航空装备的工作环境来说,众所周知,航空事业要历经多重复杂的环境,如:航天航空的装备升空时需要经历高温、高压等一系列环境考验,而降空时,由于航空装备降落的不确定性,有可能降落地点在大海、沙漠等等,所以则又需要经历高冲击、高水压等系列环境考验,如果航空装备质量安全出问题,会使人员直接受到生命安全。与此同时,也必须精心研究航空装备在不同环境中反应,确保航空装备的高质量和管理,保证出任务时航空装备在完美状态。第三个角度,从航空使命来说,航空对于许多国家来说,是彰显国力的象征,一个国家如果航空事业发达其国力一定强大,因此,这种航空使命的意义,促使了航空装备必须要求高质量,必须要求对其质量安全和管理,不容有失。可以说,通过以上三个角度可以发现,航空装备的质量安全管理对航空事业至关重要,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2航空维修质量及安全发展分析
2.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实施航空装备维修工作时,需要注重有效掌控各项管理环节,制定出细致科学的规章制度,指导航空装备维修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细节,推进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提升整体实施效果。首先,建设专门维修质量管理机构,专项负责航空装备维修管理工作,保障维修质量和安全。建设质控室,有效强化和提升质控室人员的综合素养,通过引进先进人才,开展人员培训工作,增长质控室人员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素养和业务素养,给他们提供较多实践操作的机会,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其次,建立并完善信息管理系统,支持航空装备维修信息的有效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给航空装备维修质量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便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实施全面动态管理。在该项系统建设中,需要注重设计库存数据系统、技术通报管理系统、飞行时间控制系统、维修信息分析系统、技术通报管理系统以及重要部件跟踪系统等方面。
2.2航空场务保障装备训练仿真系统的设立
该系统设计主要包含用户层、会话层、应用层、数据层以及显示层五个层级组成。
①用户层,主要是航空场务装备保障工作相关人员,例如场外参谋、航空救生装备维护工作者、场外参谋等;②会话层,主要指参与训练的人员使用的操作界面,相关人员的交互通过网络系统实现;③应用层,主要是通过数据层提供的服务接口实现,是现实虚拟技术的典型应用之一,其包涵的内容是是训练的核心部分,例如特种车辆驾驶及维护、飞行指挥引导等模块以及相应的考核评估模块;④数据层,是参与训练的人员的直接训练对象,是应用层数据资源的重要来源,包括模型库,例如虚拟机场等三维模型,航空场务保障装备数据库,例如保障人员、装备、车辆等,也包含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数据;⑤显示层,主要利用虚拟的数据信息模拟相关装备以及机场在接受既定指令后的反馈,以便为受训人员提供更为直观的视觉场景。
2.3优化质量控制理念
飞机维修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应当具有先进的理念,飞机维修需要树立质量安全管理为核心的理念,科学确定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范围,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找出质量管理工作主要任务。首先,提高飞机维修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积极树立质量第一理念,围绕着飞机维修航材、检验器具、操作流程细化质量控制办法,保证质量安全管理的稳定实施推进。其次,提升质量安全控制工作意识,运用大数据进行质量管理方案的创建工作,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飞机维修质量风险隐患,从而全面增加质量维修管理人员的超前认知,按照制度化与标准化的方法进行质量安全控制,达到对飞机维修质量控制超前介入、超前判断和有效处置的目标,在大数据辅助下确定质量控制重点。第三,结合维修质量控制理论,体现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特点,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独立性,依法独立开展质量监督,全面提高质量管理的整体价值,推动飞机维修质量控制的大数据化运行,这样才能消除飞机维修质量管理方面的现实问题。
2.4提高民航维修人员的相关技术
加强对民航飞机维修人员相关专业技术的培训,首先要制定合理科学的培训计划,通过让维修人员在理论和实际当中的相关学习了解到在实际情况出发时,如何做应急准备,提高维修人员的应急情况管理能力和技术维修能力能够有效的减少紧急情况突发时决策失误,给飞机维修带来的安全隐患;这次还要建立强大的维修团队以及安全管理团队,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客流量大幅度的上升,这也就增加了民航飞机飞行过程当中事故的发生率,所以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团队的建设,通过团队的力量攻克飞机维修当中的难题,并且以奖励的机制奖励民航管理团队维修当中积极主动提高自身技术能力的相关人员,从而促进安全管理工作高效开展。
2.5提高航空维修故障管理制度的科学性
在开展维修工作过程中,需要科学严格的航空维修故障管理制度作为支持,相关人员要确保其在维修工作中的落实情况。一方面,相关人员要对现行的责任制度进行完善,确保每个航空故障维修环节都有相应的负责人,以便对维修工作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若维修工作质量较高,则可以对负责人进行适当奖励,但若维修工作出现问题,则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教育和处罚。另一方面,在对航空维修工作进行改进的过程中,要明确提出改进难点与重点,以便维修人员选择更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这有利于航空维修质量和安全的提高。
结语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飞机已经不再是成功人士的出行工具,飞机票的价格也越来越平民化,许多普通百姓也对自己出行的交通工具越来越重视,民航客运量也逐步提高,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之下,民航必须加强对安全的管理,保证飞机的安全运行。对于民航部门而言,一定要重视飞机的维修质量,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安全意识,对维修人员进行定期的支持培训,切实做好飞机安全管理措施,做到零风险,零危害,零伤害,确保一切飞行安全。
参考文献:
[1]葛薇.民用航空器维修的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6):17-19.
[2]覃智勇.民用航空器维修基本技能培训的发展与探索[J].科技资讯,2017(28):245,247.
[3]杨若庸.民用航空器维修故障原因及质量改进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6,501(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