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45212719840217XXXX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的投资目标需要对投资进行全过程动态控制。积极探索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方式,是预防项目“三超”的重要手段。建设工程有着其特有的不确定性,由于管理因素引起的招标过程、合同签订及履约成本变化,由于人工、材料、机械等主要生产因素价格变化引起的造价变化,由于政策等因素引起的投资变化,皆属于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主要风险点范畴。通过全过程的造价风险控制,可以降低项目的风险。
关键词: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
一、工程造价的含义
工程造价,就是工程项目的实际建造价格。所谓工程,泛指一切建设项目,大到各类型公建、发电站、公路、铁路等等,小到一个住宅区、一栋楼、一个民宅。工程造价:是指工程价格即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支出或实际支出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其他项目费用的总价格。以市场交易为前提的工程造价是狭义的工程造价。将工程视为一种特定的商品并将其作为交易对象,通过招投标等交易方式,通过市场机制形成价格。这样理解,无论是一个建设项目,还是一个单项工程,又或者是整个建设工程其中的一个阶段,如建筑安装工程、装饰工程,都在工程的范围之内,伴随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分工更加细化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工程建设中的中间产品也逐渐增多,以至于工程价格的种类和形式更加多样化[1]。
二、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
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就是站在全社会的角度,把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作为管理对象,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建设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的造价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实现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的最优化管理。其核心思路是综合考虑建设项目的建设期造价与运营期造价,即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等于建设期造价加上运营期的造价,而不是仅局限于项目的建设期,并且要重点考虑项目运营期的造价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优化方法使得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成本尽可能优化,以此实现项目投资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2]
2.1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投资决策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阶段、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这一阶段通常是管理人员较为忽视的一个环节。项目前期的投资估算取决于项目性质,而投资估算的精确要求也各有不同。介于项目建议书和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中间阶段是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该阶段要求其精确度控制在±20%;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是进行深入的技术经济分析阶段,该阶段的投资估算精确度控制在±10%。对于项目前期阶段的投资估算管理重点,主要在于工程项目策划,即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项目用途、项目的主要结构形式,通过深入的技术经济研究、方案比选、评价项目的总投资,以及未来的收益情况,确定项目是否可行。
2.2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对于设计概算的控制,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设计满足可研要求的同时不能突破估算限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项目的下一阶段达到设计技术要求并符合上一阶段的投资或造价限额要求,另一方面是项目局部达到设计技术要求并符合设定投资或造价限额。
限额设计要求不仅仅是设计师在结构计算和建筑布局以及设备技术要求上的设计,还有造价人员对设计概算编制环节的充分把握,对市场价格的了解,对同类型项目设计概算指标的掌握等多方面的考量。因此,限额设计是一个多专业的配合过程。
2.3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
为设计提供准确合理的项目工程预算是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重点。这有助于确定投资规模并合理分配资金,同时也能保障预算不超标。其次,造价部门应该配合建设方选择技术水平较高、报价合理的施工单位和材料供应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首先应确定项目的承包方式,工程项目的承包方式包括施工总承包、设计-施工总承包、施工项目管理总承包等方式,在施工图设计完成之后,进行招标文件编制同时编制招标最高限价,最高限价按照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拟建项目实施地点的市场情况进行编制。这种招标方式优势在于中标价即合同价较为贴近项目实际价格,后期变更小,有利于项目的组织管理
2.4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施工阶段最容易造成资金流失,也是投入最多的阶段。这个阶段建设方要做到及时动态地了解投资情况并合理支付工程款、选择价格合理的原材料,这也是造价管理控制的重点。材料价格的确定与控制应根据施工单位使用材料的实际情况和市场询价来确定一般材料的供应单位、规格。并根据材料价格波动情况对工程预算进行修正。造价机构可组织甲乙双方对一些特殊材料向不同的供应单位询价,或以单独议价的办法来确定价格低、质量符合要求的材料供应单位,并同时进行预算调整,以便甲方掌握最新投资情况。
2.4结算阶段造价控制
工程结算环节的管理重点在于还原招标文件、尊重合同约定、明确设计变更、认可现场签证,按照已经竣工验收的工程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整体核算。还原招标文件主要目的是将招标文件的编制过程及文件意图进一步明确,这与尊重合同约定是相同的,在合同条款中明确列明的项目要严格执行合同,在招标文件中确定的技术要求、评标条件,在结算的时候要进行还原,不可根据现场实际随意变更合同条款,曲解招标文件的原本意图,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投资增加。项目应健全内部编制结算制度,应在签合同前做好合同交底,在结算过程中严格依据合同约定按月结算并双方签认绝结算后补,一旦一个队伍可后补,接踵而来的将是所有队伍均需补签费用,这在项目的成本控制中将是 一个极大的隐患。
三、结语:
建设工程造价应做到投资决策、设计、施工直到竣工验收的一体化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投资进行监控,以保证建设工程产生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友全.工程造价管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55-66.
[2]罗岸.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工程建设规模决策评价研究[D].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16.
[3]梁浩堂.对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5(33):257- 258.
[4]朱晋徽.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分析[J].山西建筑.2013.21(1):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