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建充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 610041
摘要:近年来,各行各业的发展迅速,在城乡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城乡一体化逐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越发显著,也成为城市化建设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建筑规模不断增大的现状下,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同行业竞争中保证优势,不仅需要考虑充实专业施工技术人员、创新施工技术,同时也要关注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基本理论,提出了控制基本原则,通过实践总结出了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相关解决措施,旨在为相关领域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预算;成本控制分析
引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济预算是建筑企业获取经济利益的保障,只有构建有效的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机制,才能保证企业获得经济成果。就目前的建筑行业而言,尽管投资方的资金投入显著增加,建筑企业能够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建筑企业无法保证按期完成,后期成本投入也难以预测,致使预算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应确保工程经济预算更加科学准确。第一,工程造价取决于工程定额与工程预算定额,所以为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有效管理,建筑企业可以运用工程造价概念,严格要求各部门按规定执行。第二,为了加强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建筑企业应出台相关管理规定,以便日后加强管理。第三,工程预算的政策性较强,在材料使用与管理上,都有严格的要求,确保建筑企业财务工作的准确性。
1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基本理论
1.1重要性分析
以工程经济预算及成本管控为前提,对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数据进行核算,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工程经济收益,同时能够提高工程经济核算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精确性。因此,从工程经济收益的角度看,需要建立精确化的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管理意识,如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预算和成本偏高的现象,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制定后续工程经济控制工作流程,以防由于工程经济成本过高导致的停工或者盈利水平过高的现象发生。与实际的工程经济收益相比,工程预算和成本管理不到位,不仅会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在经济预算与成本数据审核不精确,或者预算偏差较大。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应重视成本与预算管控过程,以提高工程经济审核工作,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及企业经济收益的平衡发展。
1.2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作用
首先,要充分结合当前企业经济预算成本,以确定预算成本的标准参数为主,充分结合成本管理措施,加强施工材料、施工管理技术等,从而将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作用放大化处理。其次,要充分结合施工企业的相关工程经济管理流程,对预算和成本管控的方法、方案等进行充分解析,从施工技术人员的合理配置、施工材料及设备的合理选择等方面,提升企业经济发展。再次,要充分依据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体系,以加强经济性和强制性为主,为实现工程经济预算管理的精确化、精准化提供理论支撑。最后,在建筑工程经济成本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通过工程预算管理,实现项目整体成本的优化,并不断提升自身预算管理水平。
2建筑工程经济预算及成本控制
2.1施工材料成本管理
在建筑工程总成本中,施工材料成本所占的比重达到50%甚至更多,这是工程成本控制的重心。为有效加强施工材料成本控制,企业应优选材料供应商,加强材料消费的剩余控制。第一,施工企业应选择信誉度高、材料质量好、采购成本与运费成本都比较经济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如果材料单位成本高、需求量大,可以考虑采用招标采购的方法,使采购更加标准化,通过招标竞争的方式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第二,加强材料消耗控制。采购材料前,施工企业应严格制订材料采购计划,并要求采购部门按照采购计划执行,材料进场前,及时安排验收工作,认真检查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明及相关文件,确保材料质量与数量满足施工要求。第三,施工企业还应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加强物资采购与供应控制,建立健全限时拣选制度,回收可以再次利用的材料,减少物资浪费。
2.2施工实施阶段的动态管理
建筑材料成本管理。根据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对于建筑工程进行成本控制,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合理选择建筑材料供应单位、合理控制建筑材料的消费剩余。建筑材料供应单位。对于合理选择建筑材料供应单位而言,应该与建筑材料价格较低、供货资质健全、建筑材料运输费用较低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并与之建立长久的供货关系。在此过程中,对于施工中所需数量较多、价格较高的建筑材料。应该将招标手段,使用到材料采购中,使采购成为标准,将降低建筑材料成本的目标,在合理的竞争过程中逐步实现。建筑材料的消费剩余。对于合理控制建筑材料的消费剩余而言,在正式进行建筑材料采购之前,必须对工程所需施工材料的数量进行科学的计划。因此,建筑工程的材料部门必须将制定的技术作为材料采购的依据。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时,应该做好严格的验收,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达到标准。与此同时,对建筑材料提供单位具有的资质证明等相关信息,应该进行严格的审核,物资的供应和采购也要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要求进行检查。为了避免建筑材料的浪费,应该在施工现场建立限时拣选制度,实现零星回收。
2.3加大造价管理力度
在制定投资指标的过程中,需要将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和经济预算指标相结合保证投资指标确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对各个环节的成本限额作出明确的规定。而在项目投资确定之后,需要对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判断病,据此提出针对性、完整的解决方案,保证施工的顺利性,避免造成工期延误。而由于实际项目工程需要和项目施工条件的变化,需要对施工方案作出一定的修改,此时部分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原材料都需要重新选购,也会对工程整体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带来很大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会进一步提升。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对合同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并对其中各个单位的责任进行明确,避免出现利益纠纷。
2.4注重合同管理
在项目实施中,合同是重要的基础性文件,更是成本管理工作所需的项目文件。所以,通过加强合同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促进项目经济效益提升。自合同协商之日起,企业应及时开展合同管理工作,直至保质期满。如果发生工程变更,那么合同双方应及时妥善处理,同时,要及时确认工程变更价格、签证与索赔事项,保证项目结算价格能够准确反映施工情况,使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开展成本分析、评价的基础和前提。对于项目人员来说,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应通过不同的成本管理对象向上级报告当月实际进展与消费状况,如此一来,施工企业就能及时了解成本变化状况,对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寻找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核算。所以,强化成本核算,能够使施工成本不断下降。
结语
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控与成本管理之间关系紧密,不仅能够为建筑工程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思考,同时也能为健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高效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发挥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管控工作方案制定的重要性,构建权责合理分配机制,在加强成本管控的基础上,促进和推动施工技术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建飞.现代文学研究的民国经济视野:有效性及其限度[J].中外企业家,2018(07):222-223.
[2]胡怡君.文学与经济学的对话——“首届文学与经济跨学科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18(03):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