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要点浅析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崔宙
[导读] 摘要: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GB/T 35580-2013),笔者认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要点主要有4个方面,分别为:确定论证分析范围、调查现状有没有水用及有多少水可用,了解规划给不给用及给多少水用,分析能不能用及怎么用。
        北海河海水利水电设计院  广西北海  536000
        摘要: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GB/T 35580-2013),笔者认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要点主要有4个方面,分别为:确定论证分析范围、调查现状有没有水用及有多少水可用,了解规划给不给用及给多少水用,分析能不能用及怎么用。
        关键词:水资源论证;有没有水;给不给用;能不能用;怎么用
        引言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3年颁布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进行展开,遵循国家“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并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应当按规定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规定,通过搜集现有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对建设项目的取水进行水资源论证,分析供水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同时对其供水对象的用水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合理取用水量。最后对项目取用水和排水可能对其它水户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作出论证、评价,为申请取水许可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要点主要有4个方面,分别为:确定论证分析范围、调查现状有没有水用及有多少水可用,了解规划给不给用及给多少水用,分析能不能用及怎么用。
        1、确定论证分析范围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范围包括水资源条件分析范围、取水水源论证范围、取水影响论证范围和退水影响论证范围等。
        按照“导则”规定,分析范围的确定应以与建设项目取用水有直接关系的区域为基准,统筹考虑流域与行政区域,并以完整的行政区为宜,分析范围一般应涵盖取水水源论证范围、取退水影响范围。
        以地表水为取水水源的,其论证范围应根据水文站网分布情况及水文资料条件,结合已有成果,综合考虑取水水源的来水情况、现有供水工程及其运行情况等因素,按照便于水量平衡分析和可供水量计算的原则来确定;以地下水为取水源的,应综合考虑地下水取水源的平面位置、目标含水岩组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等来确定,并以地下水水源地所在的较为完整的或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为宜。
        取水影响范围应涵盖取水直接影响的水域、取消用户和取水供水范围,退水影响范围应涵盖受纳退水的水功能区、退水影响的相关水域及受影响的取用水户。
        2、调查现状有没有水用及有多少水可用
        要想知道分析范围内现状有没有水用及有多少水可用,就要对分析范围内的水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状况进行详细调查,收集和整理区域内水文、气象、地质、水文地质、水资源等基础资料,根据流域或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阐述分析范围内的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特点、水质现状及达标状况、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现状主要供水工程及供水量、用水工程及用水量、水资源配置格局、污水排放量等,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了解规划给不给用及给多少水用
        分析项目取水和用水的合理性,从项目取水的合理性方面来分析给不给用,从项目用水的合理性方面来确定给多少水用,重点对项目的需水量进行分析复核,确定合理取用水量。


        项目取水合理性分析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等的规定,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以及水资源相关规划和经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是否符合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管理要求(即水资源“三条红线”要求);是否符合水功能区划、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水保护、生态保护等有关要求;取水工艺是否经济合理。
        项目用水合理性分析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项目用水环节是否满足国家水减排、循环经济等政策要求;根据项目所在行业的先进用水工艺和技术,分析项目采用的节水技术、配套节水设施等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靠性;依据项目提出的取水、用水、退水方案,分析项目取水、用水、耗水和退水的关系,进行水量平衡分析;根据水量平衡分析,计算建设项目的用水指标,并参照区域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国内外同行业先进的用水指标、有关部门制定的节水标准和用水定额等,分析评价建设项目的用水水平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在项目合理用水量分析的基础上,核定项目总用水量。
        4、分析能不能用及怎么用
        分析能不能用,也就是要对取水水源进行论证,包括可供水量分析、水质评价、取水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取水水源的可靠性分析。目前项目的取水水源主要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因此主要介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取水水源论证。
        以地表水为取水水源的,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的要求确定设计年径流和设计枯水径流,根据实测水文资料、调查收集的用水资料和已有水资源调查评价资与规划等成果,计算现状水水平年不同保证率的来水量,根据调查统计数据确定现状用水量,然后结合工程的设计供水能力、不同水平年和不同保证率的来水与用水过程,通过水量调节计算确定可供水量。以地下水为取水水源的,主要是在地下水补给量、储存量的排泄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水均衡分析,分析计算取水水源地现状地下水水资源总量和可利用量,然后根据调查确定水源地范围内现状已有用户和已规划用户的总开采量,最终计算出取水水源的可供水量。
        地表水取水口设置的合理性主要从取水河段的稳定性、取水口位置(含取水水位)与现有取水口、排污口的关系以及对第三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证。地下水取水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主要从取水目标含水岩组、取水构筑物数量与相互间的距离、取水构筑物的位置等方面进行论证。
        充分利用已有挖根生污染源和水质监测资料,评价取水水质状况及项目用水水质的保证程度,地表水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地下水水质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在可供水量计算、取水口设置合理性分析及水质评价的基础上,给出取水水源的可靠性分析结论,也就是最终确定水能不能用。
        分析怎么用,主要是分析项目用水及退水有什么影响,对于不利影响,需要给出相应的补偿方案及措施。
        结束语
        水资源论证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保证水资源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措施,是保证建设项目合理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以及减少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对周边产生的不利影响的重要依据,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取水许可审批的必要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GB/T 35580-2013)
        [2]《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案例汇编》(2016),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编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