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节能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汤建平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随之而来的是能源的消耗,因此在超高层建筑中采用绿色节能技术。
        身份证号:36220219810302XXXX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随之而来的是能源的消耗,因此在超高层建筑中采用绿色节能技术。对建筑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据此,本文首先说明了超高层建筑绿色节能技术应用的局限,然后详细阐述了绿色节能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绿色节能;在超高层建筑;局限;环境保护
        一、超高层建筑绿色节能技术应用的局限
        (一)数据控制局限
        参照我国进行建筑节能施工设计的能力分析,很多设计单位所掌握的用进行建筑围护优化结构的建筑能耗的模拟软件,都无法真实的对气象参数沿高度产生的变化规律加以反映,也无法对建筑围护结构沿高度变化的表面热交换能力的差别进行分析,这就使得建筑物的能量的消耗不准确,这也就更不好说对建筑物的制冷等配电设备进行的节能设计了。受到目前计算实力上的限制,在很多超高层建筑进行施工的时候,其计算的对象在建筑的规模是软件无法进行计算与模拟的范围了,所以也就无法对其建筑本身的节能进行合理的设计分析。
        (二)材料选择局限
        当前我国的超高层建筑在节能设计上还只是停留在建筑节能一半的目标上,这种目标的制定不适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按照当地的经济实力,并且符合我国的建筑节能要求(也就是节能率),只有将其当做是前提来进行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并追求最佳效果的节能设计才能够对行业的进步加以体现。
        二、工程概况
        某超高层大厦是一幢地下3层、地上38层、大屋面高度165m的超高层办公楼,裙楼为地上5层,主、裙楼总占地面积8128m3,总建筑面积90818m3。主楼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结构体系、桩筏基础,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该项目地理位置显要,在大力推行绿色施工理念和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大背景下,在超高层建筑绿色节能技术应用方面开展研究和应用,有着积极的示范意义。
        三、绿色节能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一)节材措施
        1、新型钢筋的应用
        (1)高张力钢的选择及应用
        建筑使用钢材的塑性变形主要是在100到780n/mm2的时候,其中使用相对广泛的钢材是塑性变形在400n/mm2的普通钢材。要想将钢材的塑性变形加以提升,就应该设计上对其结构的刚度给予适当的提升,防止钢材的局部产生弯曲的情况产生;在施工上首先应该对结构的可焊接的性能加以保障。此外,在一些地震频繁的区域,地震时能够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可以说是建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高张力钢不仅需要有着非常良好的塑性变形点与可拉伸性,同时还需要有着能够进行塑性变形的能力。
        (2)低屈服点钢的选择及应用
        当前我国已经从施工技术的角度出发,对使用钢材的屈服点和钢材具体屈服的特征做出了详细研究,并且对其在抗震设计里所涉及到的隔震能力与抗震的构造技术等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地震对于建筑物所输入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建筑的一些特殊的部位去完成吸收的,这种抗震的形式能够对建筑本身的结构安全起到充分的保障,并且其还可以令结构的构件在地震里免于受损,其中塑性变形比较
        低的钢主要就是被用在需抗震等级要求比较高的建筑位置上,成为建筑抗震设计中不能够缺少的关键材料。
        2、采取全液压自爬模施工技术,应用于核心筒竖向结构施工,同时采用大钢模板,使材料本身的周转实现了一套到顶,节约了大量木模板和钢管扣件。
        3、钢结构构件、建筑门窗均采用工厂化加工,半成品运输至现场进行装配式施工。环梁钢筋在当地钢材市场的车床精工设备上一次加工成型,大大降低了废品率和返工率。


        4、现场临时建筑房屋采用周转型彩钢防火板,采用移动节能厕所。
        5、内爬塔吊底部采用随塔吊爬升的封闭平台,降低了钢管扣件搭设全封闭平台的材料使用量。
        (二)节水措施
        1、在基坑施工阶段即设置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大门土方外运的车辆冲洗,以及作为生活区厕所的冲厕用水。
        2、建筑结构施工阶段利用地下室建立了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竖向作为超高层消防用水,水平作为清扫路面、抑制扬尘的清洁用水和绿化灌溉用水,并形成循环使用系统。
        3、施工现场用水和职工生活区的生活办公用水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安装了节水器具,控制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流量,指定生产经理和行政主管分别为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节水责任人,纳入绩效考核。
        4、用水分级管理。杜绝回收系统的自然降水作为生活用水,避免水源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现场混凝土的养护用水为符合要求的自来水独立系统,与生活区的生活用水系统并联。
        5、施工现场排污、生活区排污系统经过沉淀处理后进入市政管网排污系统,避免了污水对施工环境及人的二次污染。
        (三)节能措施
        1、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中速变频人货电梯、消防变频水泵等。
        2、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生活区职工宿舍全部采用低压36V电压,发放低压充电器,有效控制了高功率电器使用。
        3、在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大型机械设备等主要资源组织和现场平面布置时,采用爬模系统降低垂直运输对内爬塔吊的依赖使用,提高了内爬塔吊的使用效率,并充分考虑到超高层施工逐步降效的不利影响,分阶段采用5 台中速变频人货电梯,作为超高层垂直运输中的人和货的运输解决方案。
        4、室外照明采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办公室等场所采用细管荧光灯,生活区采用紧凑型荧光灯。在满足照度的前提下,办公室节能型照明器具功率密度值≤11 W/m2,宿舍≤8 W/m2,仓库照明≤6 W/m2,并全部采用节能灯具,可以节约用电。
        (四)环境保护
        1、施工现场道路做硬化处理,特别是在桩基施工阶段,现场平面全部做硬化处理,人工挖孔桩施工时同步设置碎石夯实地坪,土方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则采用彩条布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所有进出场的现场施工道路均做到及时清扫、洒水压尘。
        2、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按指定场所进行中转堆码,然后按照主管部门要求进行外运处理。生活、办公区设置足够多的大直径垃圾桶,与市政清洁单位签约清洁工每天清理、外运本项目的办公和生活垃圾。
        3、施工噪声控制,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做到轻拿轻放;使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机具;施工场地的强噪声设备安装降噪棚子,降低噪声分贝。
        结语
        综上,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兴起对建筑的绿色节能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做好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的工作,为我国建筑行业更上一个台阶而努力,为节能技术的进步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林戊己.浅析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8).85-85,
        [2]凌以帅.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绿色节能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7,(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