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卢龙县城乡建设规划管理处 066400 ;2.卢龙县残疾人就业管理所 066400
摘要:基层思政工作的时效性即指基层思政工作应当适时而为,不可等,不可拖,更不可省,需要做到及时有效。基层属于我国所有方针政策、制度以及计划目标直接开展的落脚点。所有管理工作只要到基层均需要直接切中要害,不可存在半点虚假与糊弄,故而基层思政工作具有极强的时效性。本文简要阐述了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可行性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组织;思想政治;时效性;策略
引言
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我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即是党执政的一个组织基础。我国党进行思政工作的基础经验即是将思政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根据贯彻落实党的建设工作责任制,全面发挥我国基层党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以及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现如今,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时期,社会经济等其他方面需要不断发展,对关于如何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这个问题的深入研讨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困惑
通过相关调查发现,一些人对于基层思政工作存在一定误解,认为基层思政工作无关重要,属于一种作秀工具,或者认为其只是政治的需要。因思想认知上存在的偏见造成行动产生偏差,致使基层思政工作的时效性急需提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思政工作人员积极性和自主性被大大打击,比如积极宣传推广红头文件与形式教育等,基层人民群众认为十分乏味无聊。另一方面,思政工作人员自我评价以及职工评价存在的差异性。
(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被淡化与边缘化
因基层党组织相关领导并未真正认识到基层思政工作具有的重要作用,致使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较少,这直接对基层思政工作时效性产生消极影响,产生物质文明建设手硬,而精神文明建设手软的状况。比如注重经济指标,基层思政工作具有形式化,存在于表面,这种状况呈现出基层思政工作正处在边缘化的状态。产生这种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员工对于精神文明创建缺少相应的关注力度,过于注重个人物质利益,则造成员工在社会企业的能力与水平未能获得全面发挥,对企业所做出的贡献较小。另一方面,企业领导人员亦缺少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关注力度,致使社会企业基层组织缺乏相应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缺少和谐稳定的优秀氛围。
(三)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理念与方法落后
基层思政工作人员理念与工作方法相对落后,首先,思想理念滞后,由于以往封闭理念的直接影响,基层思政工作人员往往运用以往的落后思维去看待现代新生事物,致使其对新时代形势掌握不清晰,未能真正把握当前社会与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全新变化以及全新发展机遇。其次,工作方式滞后,例如基层思政工作人员善于讲解大道理、做事习惯规规矩矩,但是这种工作形式,使人们感觉厌烦,并且此种工作形式难以贴合现实,亦无法深入现实生活。
二、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的可行性策略
(一)将突出学习教育作为重点,提高责任意识
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曾经说过,政治工作是所有社会经济工作的主要生命线,这是针对思政工作重要作用的深度概括。
故此,怎样在现实工作中充分发挥政治所具有的优势,渗透其优秀的思想内涵:首先,创建学习平台,组织党员定期教育,党员学习是提升其理论知识水平以及思想素养的关键形式,创建党员学习沟通平台,扩展学习交流范围,不走形式化主义,重点学习政治中所具备的精髓,根据安排党员集体学习或是自主学习,以及创建微信群等形式,探究与沟通未来工作方向和目标,研究与布置工作计划,学习新闻栏目-党史上的今天,组织党员生活探讨、进行学习交流,提升党员学习知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亦丰富了党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其次,施行民主评议,提高党员团队素养。充分激发领导干部主动带头蛮干、苦干,在基层工作岗位中,奋发图强,中流砥柱,以人民群众的评价与党员自身评判、党员相互间评判,来推动提高党员综合素养。
(二)进入思想根源,提高基层思政工作针对性
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思政工作,是文体中心长实现探究的主要方式之一。第一,以人为本,协助困难职工,解决其在日常生活中与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关心爱护人民群众经济利益的主要问题,亦是基层党组织在现实工作中进行思政工作的重要体现。创建完善困难帮助人民群众基础信息资料,针对存在困难的员工实行深入调查,多次对困难职工进行帮助,并看望生病职工,真正变成人民群众的顶梁柱与贴心人,建立优秀的群众威信。第二,拓展覆盖面积,根据现实状况,创建文化广场管理部,对协解人员实行交流沟通,化解相互间存在的矛盾,真正做到现场办公,以及现场监督的管理形式,将思政工作渗透到集体,渗透到个人,能够及时掌握并了解群众具有的各类思想问题,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思政工作,维护并确保团队的和谐稳固。第三,转变思想动态分析形式,全面调动职工自主性和积极性。要真正落实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汇总制度,并且根据全体员工参加的生产例会,准确反映并推广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与难点问题,使职工可以真正掌握并了解工作开展状况,增强工作自信心,只有职工具有稳定的思想状态,才可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正确心态,由此学风以及工作作风才能获得转变。
(三)树立创新意识,改进思政教育内容和方式
首先,创新工作内容,千篇一律的工作内容,缺少生机与活力,造成思政工作吸引力和感染力逐渐下降。特别是社会高风险行业和社会艰苦行业,应善于掌握时代发展特点,发现较为突出的问题,选择实施思政工作的主要素材,进而提升思政工作的感染力与说服力。例如,根据我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民族精神教学”“三爱教学”,结合一部分只注重索取不讲无私奉献的将自我作为中心的错误意识,将感恩教学与家文化教育作为主要内容,指导职工学会感恩、学会承担责任,以此回报社会与企业。根据职工未来发展的需求,在思政工作中加入目标勉励内容,协助职工安排短时间与长时间的发展规划,为社会企业培育优质人才、留住优质人才等,这部分贴和现实,知行合一的工作内容,致使思政工作能够真正做到有声有色。其次,创新工作方式,思政工作方式一成不变,缺少创新,职工就会形成厌烦心理,成效即会随之降低。现如今,以现代互联网作为主要代表的新型媒体,使传播领域发生巨大的改变,变成引导社会舆论舆情的关键阵地。怎样根据现代新型媒体联系人民群众、充分了解,社会真实状况以及民众真实意愿、凝聚人心,实施工作,是对的我国的执政能力的一种考验。增强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是思政工作推陈出新的基础要求。现代企业应注重网络媒体所具备的文化平台功能,运用企业网址、企业论坛以及各类通讯形式,积极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网上文化活动,比如各种各样的任务推广以及主题宣传等文化活动。相关领导干部还可创办微博,亦具有极高权威性的声音阐述并解释党与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人民群众解答疑惑,开导群众情绪,用正确积极的舆论引导广大网民。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当前新形势与新任务所提出的全新要求,基层思政工作的氛围、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亦应随之持续提高,改变传统理念,推陈出新,创新方法,基层思政工作才可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和进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沈红梅.基层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路径探讨[J].管理观察,2020(09):125-126.
[2]雷春利.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时效性的方法措施[J].现代交际,2017(20):179+178.
[3]丁慧,郭玲霞.浅析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J].品牌(下半月),2015(0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