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育苗视角下林业种苗培育技术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张俊亚
[导读] 摘要:在科学育苗视角下,需要加大林业种苗培育技术的探究工作,在培育阶段对药品、化学试剂的用量进行科学管控,选择更加科学的种植方法,充分发挥林业种苗培育技术给区域生态建设带来的促进作用。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国有青崮集林场  274400
        摘要:在科学育苗视角下,需要加大林业种苗培育技术的探究工作,在培育阶段对药品、化学试剂的用量进行科学管控,选择更加科学的种植方法,充分发挥林业种苗培育技术给区域生态建设带来的促进作用。文章主要分析了科学育苗视角下,林业种苗培育技术,阐述了当前林业种苗培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具体的实践,给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才能充分发挥林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助力作用。
        关键词:科学育苗;林业种苗;培育技术;研究
        1 引言
        在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为了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进行林木种苗的科学培育。以多类型、多数目、高品质为主,加大林木种苗的培育,为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在进行林木种苗培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数量还要加大林木质量的控制工作,满足林木种苗市场日益扩大的发展前景。在林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配备高技能的技术人才,结合目前我国林木种苗培育技术要点,加大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的研究,在兼顾生态效益的同时,加大人们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实现全民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作用。
        2 科学育苗视角下林业种苗培育技术
        2.1种子的收集和处理
        在林业种苗培育技术说研发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要进行种子的收集和处理。在种子采集时需要考虑到母树、种子产量等等,选择品质优、遗传性状稳定的种子,针对干旱区域应该选择抗旱能力强的树种,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经济林的现状,从不同类型的树木上采集种子。除此之外,在种子收集完之后需要进行加工和存储,考虑到不同种子的类型,要做好晾晒工作,满足种子含水量的需求。如果选择非本地树种育苗时,应该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确保种子运输到目的地之后,也能具备较高的生长活性。
        2.2苗圃的选择
        目前,选择苗圃时,应该考虑到区域土壤质量确保。土壤具有较高的透水性、透气性、温度等各条件良好,可以使用砂壤土,还需要做好育苗的消毒工作。育苗圃地一般使用的都是农耕地,该土地土壤中的病虫害较多,可能还会有残留,这时需要对土壤进行消毒,还需要确保土壤满足基础的水源需求,可以选择水库、河流等附近区域。更重要的一点,林木育苗选择的苗圃坡度不能太大,这样会影响土壤肥力,造成水土流失。尤其是在西北风力较强的区域,应该尽量的避免较强的地块,再加上气候干燥,冬季较为寒冷,苗木生长周期较短。在进行苗圃选择时,应该使用东南坡向的地块。为了确保苗木具有较高的运输条件,苗圃设置的位置最好设立在运输较为发达的地方,减少对苗木产生的损坏,考虑到周围土壤的条件、结构等等,全面提高植株的存活率。
        2.3种苗的培育
        在种苗培育阶段,首先,需要在准备好的苗圃上播种已经处理过的种子。根据不同的植株,进行科学管理,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分为出苗、幼苗等不同的生长阶段,在具体的操作之前,需要仔细地挑选种子进行种植前的消毒工作。其次,在进行无性繁殖育苗时,为了降低后代植株遗传变异的概率,缩短播种育苗的时间,降低育苗成本,可以使用此种方式压条、埋条、嫁接等,针对不同的树木类型合理的选择,如果树种较大,常见的有苹果树、杏树等,可以使用营养器官嫁接的方式,最好的嫁接时间在春季或者是秋季。可以采用砧木提高苗木的稳定性,确保苗木具有较高的优良性状。最好在育苗移栽阶段,要考虑到育苗的方式,确保育苗能够稳定移植,可以使用裸根移植的方法,促进苗木的生根,保证苗木快速生长,做好苗木侧根的修剪工作,这样才能够确保主根稳定生长【1】。
        2.4育苗管理
        在育苗管理阶段,第一,为了保证苗木稳定生长,提高土壤肥力,应该及时的补充养分,为苗木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养分,才能充分发挥林业种苗培育技术的使用优势。

第二,也应该确保种苗有足够多的生长水分。在林木种苗培育阶段,一般需要浇六次水,为苗木木质化发展提供基础。第三,需要进行松土操作,在浇水作业时还可以进行松土,要对周围土壤的温度进行控制,避免土壤中水分过度蒸发,损害种苗。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是在夏季较为炎热的季节,避免病虫害的侵害,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也在病虫害1至2龄时进行农药的防治,清除周围的杂草,做好防虫、防草的预防工作。尤其是在进行除草时,应该和苗木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由于人为失误导致苗木的损伤【2】。
        2.5出圃运输
        在种苗出圃阶段,可以在休眠时期进行,起苗时应该严格的把握以下要点,保证周围土壤湿润,挖的深度不宜过深,避免伤害苗木的根茎。尤其是防止人员碰到苗木顶芽,要根据苗木的长势进行等级划分,可也在包装材料和苗木之间设置湿润物,做好标记工作,根据天气情况及时的补充水分【3】。
        3 林业种苗培育技术的发展
        3.1可持续化
        现阶段,要想实现林业种苗培育技术可持续化发展,应该意识到林业资源的发展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优势,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保护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培养优质种苗为目标,建立完善的林业经营生长模式。在提高林业种苗质量的基础之上,强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研制出的种苗产业链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4】。
        3.2集约化
        为了改变传统林业粗狂的使用方式,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在林木资源控制过程中,应该满足集约化的原则,结合具体林业资源的发展现状,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积极的引进先进的育苗培养技术,培养出生长周期短、性能高的优质种苗【5】。
        3.3定向化
        通过不断的运用和推广林业种苗培育技术,相关的部门不仅应该建立完善的种苗融资平台,而且应该更好的解决种苗培育周期长、成本高等一系列的难题,以定向化发展为前提,突破种苗培育技术存在的难题,以提高种苗材积平均生长量为主,要考虑到多分子遗传存在的技术弊端,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无性系育种资源,降低育苗的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应该引导相关的科研部门盲目跟风,推动林木种苗朝着健康化方向稳健运作。在当下林木培育过程中,要满足基础的种苗培育,市场需求,确定各类苗木培育的影响因素、苗木培育类型、数量等等极大地降低培育时间【6】。
        结语
        综上所说,为了缩短林业资源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的鸿沟,在经济的推动之下,需要加大林业建设,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大力的推广种苗培育技术的优势,在兼顾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孙葳.科学育苗视角下林业种苗培育技术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20,(11):196.
        [2]黄天真.关于科学育苗视角下林业种苗培育技术探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9,(19):264,266.
        [3]杨彩虹.科学育苗视角下林业种苗培育技术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2):44.
        [4]霍红斌.基于科学育苗视角下的林业种苗培育技术[J].中国科技投资,2019,(28):252.
        [5]张椿柏.科学育苗视角下林业种苗培育技术分析[J].农家致富顾问,2019,(20):49.
        [6]葛会硕,宋跃朋,苏雪辉,等.基于Logistic和Gompertz模型的小叶杨幼苗生长组合优化模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0,42(5):5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