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做好钢铁企业消防管理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白林林
[导读] 摘要:本文以钢铁企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消防管理为探讨主题,针对当前大部分企业消防管理工作的落实与发展现状,指出其存在的管理组织不规范、日常检查监督不到位与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构建规范化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与检查维护、加大投入消防管理专项资金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钢铁企业消防管理作业的优化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柳钢集团有限公司武装保卫部  545002
        摘要:本文以钢铁企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消防管理为探讨主题,针对当前大部分企业消防管理工作的落实与发展现状,指出其存在的管理组织不规范、日常检查监督不到位与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构建规范化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与检查维护、加大投入消防管理专项资金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钢铁企业消防管理作业的优化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关键词:现代化进程;钢铁企业;消防管理
        引言:资本密集是钢铁产业的显著特点,从大部分钢铁厂的实际经营情况来看,其普遍具备较大的占地面积与一定规模的从业人员,除此以外,使用的设备设施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危险性。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对钢铁企业产业经营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愈发频繁的火灾等安全事故也暴露出其在消防管理方面存在的疏漏问题,提高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具有重要意义。
        1 当前钢铁企业消防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未构建规范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
        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均属于国有企业范畴内,国务院直接管理着许多大型知名钢企,因此在贯彻落实与推广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方面,钢铁企业应率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全行业领域内树立形象标杆。做好安全管理是生产经营单位的重点工作内容,需以安全第一为根本原则,重视预防管理的重要性,全面推进综合治理的管理模式,这时党中央对产业化建设指导方针与发展策略中提出的明确规定,重点要求企业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与实际条件将消防安全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但部分钢铁企业建立的管理组织十分松散,作为重点防火单位没有严格遵循安全管理的政策要求,检查监督职能责任的落实趋于形式化,严重制约了企业安全消防管理作业的高效开展[1]。
        1.2日常的宣传与检查监督不到位
        与其他产业的经营性质相比,钢铁企业存在较大不同,在实际的生产作业过程中,通常涉及到燃油与煤炭等资源的大量消耗,伴随着许多高压高温气体的产生,还可能附带许多具有危险性的化学物质。钢铁材料的生产原料虽然不归纳于可燃物范围内,但在制成品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到较多可燃材料,和纯氧、燃油与乙炔瓶等具有可燃可爆性质的材料与设备等。在众多诱导因素的影响下,钢铁企业极易发生火灾事故,并产生严重的事故影响与危害。为了最大程度上节约经济成本,部分企业没有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宣传安全管理知识,缺乏相应的检查与监督工作环节,导致生产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3消防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
        通过分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可以得知,在对生产项目的安全防护设施予以新建、扩建或改建的过程中,经营单位应确保这一工程与主体工程建设步调一致,即设计工作、施工工作与正式投入生产使用均在同一时间进行,在项目整体建设预算中需要纳入安全设施的投入资金。

但部分钢铁企业缺乏齐全的消防安全配套设施,只是简单地配置了手持灭火器、消防水箱等,一旦遇到较大的火灾情况,难以及时自救。除此以外,忽视日常的维修保养工作也是常见问题,及时发现部分消防设备存在过期等问题,也没有及时采取更换或重新置备等有效措施,导致企业的消防管理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2]。
        2 现代化进程中做好钢铁企业消防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2.1构建规范化消防安全管理组织
        对于钢铁企业的管理层来说,应切实提升对生产线消防管理的重视,认识到上行下效的影响作用,结合自身企业的经营特点与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充分吸取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性建议,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将安全管理的职能责任进行精准划分,引导每一位员工树立安全生产的作业理念,并深化学习消防管理内容。与此同时,应加快构建专门的管理队伍,推行岗位责任制,管理人员应反复强调重点的注意事项,科普各类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与有效的防护手段,全面落实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条例。
        2.2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与检查维护
        通过分析并总结以往钢铁企业的火灾事故可以发现,容易存在事故隐患的重点场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含有电缆的场所,如电缆竖井与电梯电缆等。含有电器的场所,如变电室与设备控制室等。(2)含有可燃性液体与高闪点油类的场所,如燃料库与液压站等。在排查火灾隐患的作业过程中,消防管理部门应对此类场所予以重点检查与监督管理,并提高对此类工作地点日常安全防火工作的重视。针对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普及讲解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定期培训并考核其对操作技术的掌握程度,强化对各类设施设备的维护与检修[3]。
        2.3加大投入消防安全管理专项资金
        钢铁企业应适当加大对生产线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及时更新生产设施等硬件资源,积极引进现代化先进的机械设备,优化安全管理的实践效果。与此同时,应针对重点的消防安全管控场所制定预案,全面考量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与火灾事故问题,定期开展消防演练工作,一旦发生事故,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救援工作,熟悉消防水源与道路交通情况,切实提升企业应对火灾事故的处置能力。
        结束语: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钢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与关键所在,要避免火灾事故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工作造成影响,规避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应以前瞻性的眼光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与严格的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安全组织结构体系,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璇.智慧安全为钢铁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9(06):7-10.
        [2]淮壮根,王永朝,蒋宁,张立超.钢铁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实践探索[J].冶金管理,2019(23):125+127.
        [3]杜妍芳.钢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践研究[C].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与健康分会.,2019:57-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