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电白区图书馆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经济文化建设,其中图书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传播各种文化信息,还对社会的文化建设起到了夯实基础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现代图书馆管理工作,效果显著。本文的研究内容即为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希望可以提供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优化措施
国家在建设经济文化的过程中,对于图书馆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且在管理中应用到许多新型的管理方法,这有效提升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不断改进并完善了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法,逐步的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和综合化的管理目的,确保国家社会文化经济建设得以有效的推动。在社会文化建设期间,人们对图书馆信息管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提升,所以需要通过创新管理工作,使其可以满足新时期社会的发展需求。
1.创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1.1改善图书管理效率的迫切要求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采用了“人——书”管理模式,实际的工作形式相对单一,工作量大,导致管理期间活力和效率严重不足,尤其是在馆藏较大的图书馆,因为其具有较大的人流和物流,所以这种管理模式难以满意广大读者和群众的用书效率需求,管理工作十分混乱,没有效率,广大读者的用书积极性严重降低。这也说明了这种管理模式难以有效服务于图书馆。所以只有从根本上对图书馆管理进行创新,才能从提升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1]。
1.2提高图书资源利用效果的根本手段
图书馆馆藏十分丰富,这就难免会与落后、单一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形成矛盾,从而导致图书馆所管理的图书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除此之外,在管理期间,因为行业、内容和馆藏价值等因素的限制,部分书籍在使用期间的权限极高,普通作者基本没有权限阅读,从而导致图书资源无法被有效利用,且读者没有的舒适的预览效果。
1.3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和效率的出发点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基本不通过电脑进行系统的维护管理,无具备图书数字化设备,图书管理员不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技术和能力就能胜任这项工作,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图书馆内的相关设备被限制,造成了严重的浪费,且无法实现图书馆的系统功能和远程服务功能,读者享受不到优质我服务。所以只有对图书馆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效率,最终提升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水平。
2.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原则
2.1系统性原则
图书馆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所以在创新工作时仍要坚持这一原则。在管理层次和深度上来说,需要积极有效和综合分析,保证全体综合的提升管理工作,为此,需要积极分析图书馆馆藏、管理、运用和后期维护等工作,将传统的“人——书”管理模式转变为“人——书——读者”的综合性管理模式[2]。
2.2动态性原则
管理工作并非一成不变所以在创新方面也需要动态性展开。首先,在读者方面来说,每位读者对书籍的需求和利用方式各有不同,且是随时发生变化的。其次,结合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实际进展分析,应该跟随时代的潮流趋势,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改进。所以图书馆管理工作在进行创新时也要遵循动态性原则,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动进行动态化的创新和管理,以保证图书馆管理具有较高水平的质量、效率和活力。
2.3闭环性原则
闭环性原则在下列五个环节中开展,分别为图书管理、服务需求、服务提供、服务反馈和服务提升。通过有效落实和实现各个环节,提升各方面的反馈,可有效从根本上提升综合图书服务和管理质量、效果。
3.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措施
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工作要充分利用科学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和要求,合理的融入先进管理理念,才能最终取得良好的改革和管理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3.1积极构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科学共享体系,确保实际利用率提升
图书馆在管理方面仅投入少量经费,因此需要文献采购部门提前制定出相应的采购决策,在此之前,还应该将调查分析任务落实到位,针对于图书动态信息和读者的普遍需求展开科学的判断,以此制定出相对合理且科学的图书文献采购计划。除此以外,还需要在做好图书文献资料的整理和保存工作的基础上,使其具有更高的利用率。可以通过馆际共享等方式和万方、知网等平台展开合作。使图书文献检索有更高的效率,读者可以享受到全面优质的文献资料查阅和借阅服务,最终可以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出较大的作用[3]。
3.2为读者提供高效优质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1)构建起相对合理且完整的图书馆管理制度和体系,逐步的规范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行为,保证其在工作期间态度积极,对读者热情。(2)努力实现图书馆服务多元化,与读者展开相对积极的沟通,清楚的了解不同层次读者的借阅需要,对借阅选择性逐步的丰富和完善。(3)适当的充实数据库资源,可以通过远程访问的手段,明确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使其尽快的满足。多样化管理图书馆服务,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逐步的优化和完善,方便在整体上强化图书馆的具体服务质量。
3.3加大图书馆软硬件设施的投入,构建数字化图书馆
结合当前的形势,在未来图书馆具体发展的进程中,所采取的模式应该是将数字化图书馆视为主导,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加大投资的力度,积极的完善图书馆内部软硬件设施,适当的运用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管理系统,对图书馆管理方式进一步优化。在构建数字化图书馆的过程中,需要让其发挥出理想的收集储备和检索查阅功能,还应该依照图书馆的具体特征,针对于数据资源的检索机制和文献搜索引擎加以完善。某些检索率较高且利用价值明显的文档资料,可以展开相对理想的数字化处理模式,实现资源信息的有效利用和共享。
4.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的主要内容
4.1工作理念的创新
目前,在图书管理工作中,为更好的满足读者的实际需要,应该积极的完善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适当的融入新时代的元素,借助于新型的手段和管理理念,强化管理的效率。在对工作理念逐步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在根本上适当的完善管理部门的管理理念,依照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自身的工作内容适当的丰富起来,确保服务质量和管理成效更加的显著。其次,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读者积极的提供相对全面的服务,确保其阅读的需求得以满足[4]。
4.2服务方式的创新
将传统的服务理念逐步的更新,确保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基本质量明显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更新服务理念时,除了要改进服务方式,还有创新服务理念,由此推动国家图书馆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呈现出专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态势。
4.3管理制度的创新
图书馆管理工作实际开展的阶段,应该积极的重视相关制度的革新和完善,借助于对制度的逐步优化,方便图书馆管理工作规范的展开。为了让图书馆整体的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应该对工作人员实施全面管理制度,在聘用考核工作人员的时候,需要将相关的措施逐步的优化,监督落实情况,保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高,进而保证顺利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5]。
5.小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类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功能齐全,从而导致图书馆的作用逐渐减弱,但图书馆对于社会的发展仍然有不可替代的巨大力量和作用。新时期背景下,图书馆要与时俱进,充分融合和利用先进科学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管理理念做好图书馆管理工作,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保证社会的发展更加稳固。
参考文献:
[1]尹梦,裴学伟.新时期高校图书情报管理模式的分析及优化[J].参花,2019,(24):111.
[2]牟澜.新时期加强中职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思考[J].传媒论坛,2019,2(8):126.
[3]王荟.浅议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之路径[J].参花:下半月,2018,000 (009):P.148-148.
[4]高映梅.以读者为本看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优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0):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