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基层图书馆资料管理人员素质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刘泉华
[导读] 摘要: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现状进行探讨,了解其中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可以有效提高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满足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萝北县图书馆  黑龙江省鹤岗市   154200
        摘要: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现状进行探讨,了解其中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可以有效提高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满足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因此,高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工作。
        关键词:新时期;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
        引言:基于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实力快速增强,与此同时,人类的生产生活也愈发依赖于科技和信息。而图书馆正是现代人生活中搜寻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图书馆正向着全球化方向发展,其服务工作也需要朝专业化靠拢。所以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需要由专业性强、综合素质好的人才来负责,这样才能使图书馆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资源服务需求。为此,笔者将分析当前我国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现状,并提出培养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主要路径。
        1.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现状分析
        1.1职业责任感不强
        对于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而言,其职业素养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热爱自身岗位;二是具备奉献自我,服务读者的精神;三是工作认真负责,能够耐心解答读者的疑问;四是关爱读者,尽最大努力满足读者需求。但就目前来看,我国许多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在思想认识上不够深入,很多人认为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工作,再加上工作薪酬较低,因此许多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没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对待工作马马虎虎、按部就班,缺乏奉献自我和服务读者的职业精神[1]。
        1.2职业素养偏低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对图书馆而言,势必会向网络化趋势不断转变。在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中,因该岗位长期未得到人们的重视,致使图书馆很难引入专业化的管理人员,而且也缺乏相应的培训机构对图书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这就导致大量的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中,很少有具备图书馆学、计算机学以及档案学等方面的管理知识的人才,大多数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无论是在知识水平,还是在专业能力上都较为一般。
        1.3人员流动性较大
        在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人员流动性较大也是岗位人员素质偏低的一大原因。许多毕业于图书馆学专业的大学生,在从事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时,往往很难长期待在岗位上,大部分大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便选择从事其他工作,这就导致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岗位存在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较枯燥,而且薪资待遇较低,不受重视,专业人才缺少施展抱负,实现理想的机会。
        1.4制度管理不完善
        长期以来,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一直未得到高校的重视,更没有被列为重点工作。这就使得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在规章制度上不够严格,缺乏系统的实施计划和人才引入机制[2]。另外在人情社会下,高校管理者往往将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当作一种养老性的工作,因此在人员配备中势必会产生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许多并不具备专业知识和高学历的人员进入图书馆,从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这在影响了工作气氛的同时,也限制了专业人员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2.新时期下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路径
        2.1树立良好形象,端正个人工作态度
        对于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而言,其文化素养、服务能力、仪表举止等都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整体形象。

所以,高校必须要帮助其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对其开展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服务能力与文化素养,使其做到爱岗敬业,并富有奉献精神。此外,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还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服务经验,勇于接受和认识新事物、新知识,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以确保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2做好业务培训,完善制度保障
        首先,需要对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情报知识进行培训,使其有效地掌握计算机操作、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管理及开发信息数据资源、信息处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此外还要在借阅服务、咨询服务、查询服务以及信息检索服务高效开展的同时,努力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超前化的图书馆服务。其次,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需要学习图书管理学知识,能耐心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为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需要广泛学习学科知识[3],如档案学、文献学、情报学等,使自身更加博学多才,做到一专多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变得更加高效。最后,高校需要遵循“因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结合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岗位、所学专业等内容,有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计划,确保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能够在制度保障开展继续教育,促使其对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促使更多专业人员加入到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稳步提高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3强化人才资源战略的基础作用,确定总体规划
        人才资源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首要资源,只有确保人才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开发与利用,才能使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基地,肩负着开发和挖掘人才资源的重要历史使命,高校图书馆则是人才不断汲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是我国宝贵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受到高校乃至国家的重视。为此,高校管理人员必须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彻底摒弃以往陈旧落后的工作观念,保持长远眼光,将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才的培养放到第一的位置。考虑到图书馆中有不同的管理岗位,各个岗位有不同的职责,因此在引进人才时也要注意差异。这就需要高校管理人员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明确引入人才的专业能力、技术水平及学历。此外,因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可变性,所以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才资源,实现阶梯性开发,并采取分配、交流、进修、培训等多种措施,使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才资源得到有效调整,最终确定图书馆的总体发展规划。
        2.5加强制度选拔,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我国应从制度保障上入手,对图书馆人事方面的流动事宜出台相关政策,对人才引入及选拔任用进行规范,降低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才的流动速度,合理配置专业人员,有效弥补人才损失,确保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人才团队的稳定性。在岗位安排过程中,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关注和考量待岗人员的专业能力、擅长技能等方面,确保人力资源在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中实现最优配置,使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结论:
        简而言之,经济社会的大力发展,促使人们的知识水平得到大大提升,与此同时,还面向书店服务提供更高要求。因资料管理人员关乎着信息传递和信息的使用情况,所以,应增强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本文首先分析绍资料管理人员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究了素质增强策略。
        参考文献:
        [1]商玉宇.关于提高基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8):97-97.
        [2]贺芹.提高基层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途径探索[J].人文天下,2019,(17):30-33.
        [3]胥彩霞.浅谈如何提高基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J].西部探矿工程,2017,17(5):228-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