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的强弱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栗小青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栗小青
[导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山西赤宸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建筑产业的发展也加快了进程,建筑电气工程是由强电工程和弱电工程两部分组成。两种工程在相辅相成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强电工程的要求是低损耗、安全性以及高效率,弱电工程则要求相对较为广泛和可靠。鉴于此,本文对建筑电气的强弱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强弱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强电工程和弱电工程具有多样性、协同性以及独立性的工程项目,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复杂性的庞大工程。建筑工程施工中组建具有专业性的技术团队,优化内部相互合作的同时,与相关专业单位和工种进行紧密协作,为建筑电气的施工做好方案和准备措施,这样才能提升建筑电气强弱电工程施工的质量。
        1建筑电气强电工程与弱电工程施工的联系与特点
        弱电施工的研究对象是电子信号和信息的精准控制以及快速传递,具有安全性高、频率高、功率小以及电压电流弱等与强电工程相反的特点。弱电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园区保安系统、物化自动化管理、安全系统、信息通信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在弱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主要需要应对信息传递的保真性、可靠性、广泛性以及快速性。在强弱电工程两者间拥有不同特性的同时,强电工程与弱电工程之间也拥有紧密的关系。例如小区内门禁安保系统,就是需要强电工程和弱电工程相结合的常规例子。由此得知,建筑电气的强电工程和弱电工程的施工是具有协作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的庞大工程,面对强弱电施工质量控制,要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入手。
        2建筑电气强弱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1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对建筑电气工程强弱电施工质量进行控制,需要工程人员具备全过程质量控制意识,从施工准备阶段就要加强控制。在施工准备阶段,工程人员应在以下要点中加强控制:首先,要关注建筑电气强弱电系统施工时涉及较多的施工环节,要在施工准备阶段加强各个专业之间的沟通,提高专业间的协调配合度,降低交叉作业出现的可能性;其次,质量控制人员应关注强弱电系统的本质,在对二者进行准备阶段的施工质量控制时,应结合二者的不同特征调整控制方案,要以施工图纸为基准,对施工技术手段进行细节调控;最后,要加强对建筑电气强弱电施工可能受到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排查,并采取科学的预控手段,实现有序施工。
        2.2电气管线在预制装配置建筑中的敷设
        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要求在50%以上,除了要求全装修住宅外,无法做到完全的管线分离。一般来说,电气竖井存在较多管线进出,采用槽盒敷设,当由槽盒引至预制构件时,则需考虑管线敷设的合理性。通常,预制构件为叠合板,由预制板及现浇层钢筋混凝土板组成。现浇层厚度一般为70cm,管线在现浇层敷设时,均在现场布置,由于强弱电及消防较多管线,设计时应考虑走线整洁美观,避免出现管线的三次交叉情况。如存在管线过大,并且交叉的情况,可能无法满足保护层至少15mm的要求,消防管线则要求更高,保护层要求不小于30mm。此时应调整管线走线,尽量先从全现浇楼板布置,避开其他管线,再交接至叠合板内现浇层。
        2.3提高建筑电气强弱电技术人员施工技术水平
        随着建筑电气工程的发展,对行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现阶段,我国相关行业的人才还处于比较稀少的阶段,而专业性更强的强电工程和弱电工程的综合性人才更是稀缺。目前市场现存的行业人员大多是挂靠相关的资质队伍,在建筑工程管理和实施的技术层面上缺少一定的综合能力和技术,这对一个庞大的建筑工程来说,为施工添加了一定的困难性,而且施工建筑的质量也是难以保障的。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工程多为现代建筑,讲究集成化、智能化以及现代化,受此影响,强电工程和弱电工程的配合工作在施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施工团队在专业性方面的知识不够全面,在对集成化、智能化以及现代化建筑的认知上有一定的欠缺,容易导致强电工程和弱电工程的施工效率缓慢、质量下降。所以在建筑工程中的强电工程和弱电工程需要一个具有专业性、严格性的团队来进行指导和监督。

专业知识团队前期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团队针对强电工程和弱电工程的要点及特点进行培训和指导,在后期对施工团队进行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指出,引导施工团队走向正确的方向,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做出一份保障。
        2.4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电气强弱电系统施工阶段,工程人员应关注用户的用电需求,严格地按照施工图纸与标准要求进行施工,要以工程现场为依据,当发现施工图纸中的不契合之处时,要及时进行调整,进行图纸的深度会审,避免后期施工环节的随意变更。针对施工技术,建筑电气质量控制负责人应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技术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检测,确保施工技术符合工程要求。在施工现场中,应重视对施工技术进行现场监督,尤其是电气工程的施工接口位置,从保障施工整体效果出发,加强每个细节处的控制。
        2.5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建筑电气工程在进行到竣工验收阶段时,工程人员应关注对强弱电系统的竣工验收质量控制,要对强弱电系统的每一个施工分项进行工程验收。在具体验收时,应对建筑材料、电气设备、管道铺设情况等进行全面质量验收,同时要形成质量验收记录文件,并在完工后对强弱电系统进行定量评估,提高强弱电系统的验收标准,确保强弱电系统在具体运行过程中能够彰显出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能耗。
        3电气专业与其他专业间配合易忽略问题
        3.1电气与建筑专业
        安装于预制构件上的强弱电插座,开关在设计时应明确标注高度及尺寸,需要建筑专业与业主确定好具体的家具摆放及要求,以免后期返工造成较大不变。
        3.2电气与结构专业
        (1)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距墙位置:电气提供定位图,经综合标注后,容易遗漏最后一个设备的距墙距离,因探测器距墙有0.5m的要求,虽然设计说明有明确,但是图面不标注的话无法直观反应距离而可能造成违反规范,导致后期施工不便;
        (2)管线明敷暗敷:电气图纸管线敷设方式一般表示在系统图中,普通建筑的现场施工员熟悉电气图纸,施工一般不会出错,而预制构件预埋由结构专业在结构图中完成,因其对电气专业的不熟悉可能会导致出错;
        (3)由于管线引至开关、插座等设备,需要提供结构在预制板上预留孔洞;
        (4)管线太多无法预埋,采用明敷或增加现浇层厚度,应与建筑、结构共同协商而定。
        在总体完成设计后,电气专业应将强弱电图纸合并,叠加在一张图纸上进行排布定位、以便更好的观察管线走向,设备定位等情况,并在后期BIM中再次确认与其他专业管线位置关系,确保电气管线、设备与给排水、风管的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
        结束语
        强弱电系统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强弱电系统均具备自身的施工特征,因此对于建筑电气工程人员而言,需要做到对强弱电系统的深入了解,才能形成更加科学的设计方案。而在建筑电气强弱电系统施工过程中,也要关注其施工环节,要关注实际的建筑电气强弱电系统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控措施,基于用户需求实现对建筑电气强弱电系统的有效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曾赛.强弱电间/井灭火方式的探讨[J].今日消防,2019,5(02):124-125.
        [2]董旭飞.建筑电气中的强弱电设计分析[J].冶金管理,2019(01):114+116.
        [3]苏文科.建筑电气的强弱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9(02):132.
        [4]陈云龙.建筑电气的强弱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J].大众标准化,2019(18):65+67.
        [5]卫娟娟.建筑电气的强弱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7):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